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 2019年第6期
编号:1487431
“脱疽”的历史演变及现代意义
http://www.100md.com 2019年2月19日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19年第6期
硬皮病,肢端,血管炎,1从“脱痈”到“脱疽”演变,2当代脱疽的发展,1脱疽的特点,2根据脱疽的共性与特性确定治疗准则
     曹烨民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脉管病科,上海 200082

    “脱疽”一词,首见于《灵枢—痈疽篇》“脱痈”[1],但因为其病情严重,病程较长,且易损筋伤骨,甚至危及生命,后世多以“脱疽”名之。

    1 从“脱痈”到“脱疽”演变

    有关脱痈(脱疽)的记载,最早见于《黄帝内经》,而在《灵枢·痈疽篇》表示“发于足趾,名曰脱痈。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古代医家很早就已经认识到脱疽后期腐烂、坏死、发黑的典型症状,明确提出了“急斩之”的手术处理方法,也是使用手术方法治疗脱疽的最早记载,以及对预后的有效判断。汉华佗《华佗神医秘传》提出治疗该病药用:金银花三两、玄参三两、当归二两、甘草一两,水煎服。此内服方即为后世沿用至今的治疗脱疽的热毒证之主方“四妙勇安汤”。晋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将“脱痈”改为“脱疽”,首次提出了“脱疽”的病名,云:“发于足趾名曰脱疽,其状赤黑、不死、治之不衰、急斩去之、治不去必死矣”。南齐龚庆宣所著,中国最早的外科学专著《刘涓子鬼遗方》中亦有“发于足趾名曰脱疽”的记载,此后脱疽之名一直沿用。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首次认识到消渴可引发本病,曰:“夫消渴者以其病变,多发痈疽。以其内热,小便则利也,小便利则津液枯竭,津液竭则经络涩,经络涩则营卫不行,营卫功能失调则热气留滞,故成痈疽”,又提出:“消渴者久不治则经络壅涩,留于肌肉,变发痈疽”。认为此脱疽是因消渴病久,内热伤津,而致局部脉络不畅,热盛肉腐,伤骨烂筋而致。宋代窦汉卿《窦氏外科全书》:“消渴之症发于手足指,名曰脱疽,其状赤紫者死,不赤者可治”,表明此时对糖尿病引起的脱疽已有了较深的认识。元代罗天益《卫生宝鉴》:“夫消渴者,饮水百盏尚恐不足,若饮酒则愈渴,小便频数,味甘甜如蜜,是恶候也。疾之久,或变为水肿,或足膝发恶疮,至死不救。不仅明确记述了消渴病及其常见的症状和并发症,而且对消渴病有“足膝发恶疮”的明确描述。元代《丹溪心法》:“脱疽生于足趾之间,手指生者间或有之,盖手足十指乃肮脏支干,未发之先烦躁发热,颇类消渴,日久始发此患。初生如粟黄泡一点,皮色紫暗犹如煮熟之红枣,黑气蔓延,腐烂延开,五指相传,甚则攻于脚面犹如汤泼火燃”。详细论述了糖尿病足的临床表现。到了明代,中医对脱疽的认识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临床经验,外科医家创造了诸多更具体、更科学的治疗方法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17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