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 2021年第1期
编号:1487275
改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
http://www.100md.com 2021年3月31日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1年第1期
反流,发生率,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手术方法,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4统计学方法,2结果,1围手术期指标的比较,2VCSS评分的比较,3反流率的比较,4亚组分析,3讨论
     闫昌葆 刘大方 张 杰 赵 辉 耿佩强 王艳阳 顾纵横 赵 亮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血管外科,北京 101100

    手术已经成为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的主要治疗方法,虽然目前流行的微创手术具有快捷、创伤小的优点,但是其并发症也不容忽视[1]。Hamann等[2]通过Meta分析发现微创手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5年复发率高于传统高位结扎剥脱术,甚至建议修改欧洲血管外科学会(European Society for Vascular Surgery,ESVS)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治疗指南[3]中微创手术作为大隐静脉曲张首选治疗方法的推荐,建议恢复高位结扎手术的地位[4]。因此,高位结扎剥脱术在大隐静脉曲张的治疗中仍然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主要是由于人类站立行走,血液的重力导致压力较高,从而产生静脉高压,因此多数患者为下肢静脉功能不全[5]。对于大隐静脉,除主干外,临床中常见向下走行的股内侧浅静脉及股外侧浅静脉属支曲张,较少见阴部外、旋髂及腹壁浅静脉3支属支曲张,也可以验证向下走行的静脉承受重力作用而易发生曲张这一观点。本研究分析了改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确诊的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临床资料。纳入标准:(1)超声检查明确股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导致反流,并排除髂静脉压迫、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等,诊断为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2)年龄为18~80岁;(3)无绝对手术禁忌证;(4)静脉曲张的临床、病因、解剖学、病理生理(clinical etiology anatomy pathophysiology,CEAP)分级为C2~C5级。排除标准:(1)继发性大隐静脉曲张;(2)合并急性静脉血栓;(3)身体状态较差,脏器功能严重减退,无法耐受手术;(4)妊娠期或哺乳期;(5)合并凝血功能障碍;(6)随访1年的失访患者。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纳入89例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传统手术组(n=44)和改良手术组(n=45)。89例患者的年龄为34~79岁,平均(60.0±8.8)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63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