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CD检查颅内段椎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与DSA对照研究
多普勒,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仪器与方法,3观察指标,4统计学方法,2结果,1TCCD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2频谱TCCD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3颅内段椎动脉狭窄患者的狭窄率,4TC
唐屹青 周晓东 马 磊 蒋 栋 王铁强 柳 标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苏州九龙医院超声科,江苏 苏州 215021
2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超声科,上海 200433
目前,颅内动脉狭窄已成为缺血性卒中发生的重要因素,主要由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颅内动脉狭窄的有效方法[1-2]。其中,颅内段椎动脉狭窄较常见,占循环缺血性卒中的20%,是导致后循环缺血的主要原因,其致残率和致死率显著高于前循环,然而对椎动脉狭窄的针对性治疗经验不足,获得椎动脉影像学资料较困难。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诊断技术是颅颈部血管性病变诊断的“金标准”,但其属于有创检查,会对患者造成创伤,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并发症,甚至威胁患者生命。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transcranial color Doppler,TCCD)技术已能够成功用于颅内动脉的检测[3-4],其操作具有无创性,患者接受度及准确度均较高。本研究应用TCCD技术检测颅内段椎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前后椎动脉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并与DSA进行对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7月至2021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苏州九龙医院收治的颅内段椎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1)术前所有患者均经TCCD检测出颅内段椎动脉单侧狭窄,并经DSA检查证实;(2)临床及随访资料完整;(3)无椎动脉支架置入术禁忌证。排除标准:(1)非动脉粥样硬化性椎动脉狭窄;(2)心力衰竭;(3)影像学资料不完整,无法对其进行分析;(4)基底及锁骨下动脉、椎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或闭塞。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共纳入12例颅内段椎动脉狭窄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45~71岁,平均(61.4±6.8)岁。术后6个月内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进行DSA随访。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1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6例,女性6例;年龄46~70岁,平均(60.3±6.5)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仪器与方法
应用SONOS-5500型、IE-33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76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