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 2022年第12期
编号:643792
颈动脉重建对头臂型大动脉炎的疗效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22年2月13日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2年第12期
维度,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方法,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4统计学方法,2结果,1手术方式及其基本情况,2平均动脉压,3生活质量的比较,3讨论
     吕彦泽,李方达,曾 嵘,刘志丽,吴亮霖,郑月宏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北京 100730

    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TA)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动脉炎性疾病,病因尚未明确[1]。TA多发生于亚洲地区年轻女性,主要累及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可引起受累血管狭窄或闭塞,部分患者因疾病炎症活动而导致动脉血管壁中层破坏,使动脉扩张形成假性动脉瘤或夹层动脉瘤。头臂型大动脉炎(brachiocephalic Takayasu arteritis,BCTA)是TA患者最常见的类型之一,病变累及主动脉弓的分支血管,部分患者可出现严重的脑缺血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难度大,并发症发生率高,中国患病人群中最常见的受累部位是主动脉上血管[1]。根据TA的3期分级系统,Ⅰ或Ⅱ级BCTA患者建议行药物保守治疗,Ⅲ级患者应积极进行手术干预治疗,可提高Ⅲ级患者的生存率[2]。关于不同患者应用血管腔内及血管旁路转流术或同时行血管旁路转流术及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治疗BCTA的研究较少。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颈动脉重建对BCTA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BCTA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符合中国风湿病学会制定的TA诊断标准[1],即至少满足以下5项中的3项及以上,发病年龄<40岁、肱动脉搏动减弱、双上肢收缩压差>10 mmHg(1 mmHg=0.133 kPa)、血管杂音、动脉造影异常;符合1996年改良的TA诊断标准[2],包括3项主要标准(左、右锁骨下动脉病变、特征性的症状、体征持续至少1个月)和10项次要标准(血沉增快、颈动脉压痛、高血压、主动脉瓣膜反流、肺动脉病变、左颈总动脉病变、头臂干动脉远端病变、降主动脉病变、腹主动脉病变、冠状动脉受累);在上述诊断的基础上,同时经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omputer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证明累及的血管主要为头臂干、颈总动脉等提供颅内血供的血管。排除标准:疾病严重,不能配合调查;合并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伴精神性疾病;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最终共纳入15例BCTA患者,其中,女性14例,男性1例;年龄14~40岁,平均27.2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37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