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科护理风险研究
【摘 要】从感染、损伤、胃食管反流、护理记录不周、交接班不完善等方面分析新生儿科病房存在的护理风险,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新生儿;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1 护理风险
1.1 感染 新生儿科危重病人多,加上新生儿自身免疫力低下,早产儿气管插管、反复吸痰、建立静脉通道等增加了皮肤黏膜损伤的机会。病房结构和设置不合理、通风不良、消毒不到位、床位之间距离较小、不同疾病患儿混住造成易感人群的高度密集。另外医务人员的手在传播病原体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医疗用品消毒不严,各种医疗器械,如暖箱、光疗箱、喉镜、奶具、衣物消毒不严,造成获得性感染的发生。
1.2 损伤 由于早产儿皮肤薄嫩,易发生皮肤压伤性红臀。输液时高浓度液体对血管及周围组织有一定的刺激以及外渗致使局部皮肤坏死。洗胃、洗肠、洗澡时水温过高引起烫伤、使用热水袋烫伤、坠床等各类损伤及意外。足月儿指甲过长自行抓伤,蓝光照射时眼罩脱落。吸氧不当造成的失明、氧中毒、肺不张、呼吸抑制,因称重、沐浴、摄片、吸痰等使患儿脱离氧环境导致难以逆转的低氧,严重可引起脑损害。辐射床应用不规范引起烫伤或复温效果不佳。
1.3 胃食管反流 新生儿胃食管反流主要症状是呕吐,但是大部分患儿(特别是早产儿)可无临床呕吐症状,表现为反射性呼吸暂停、心动过缓,甚至猝死,临床上对这种“寂静型”的潜在危险性应给予高度重视。
1.4 护理记录不周 护理记录不及时、漏记、记错、用词不严谨。
1.5 交接班不完善 交接内容不全,重点不明确。
1.6 其他 调换床位、输错液体、新生儿被偷窃。新生儿肢体小、外貌特征非常相似、手条及脚条及易脱落,在晨起沐浴、外出检查、入出院时调错婴儿,入院时写错手条,出院时抱错婴儿等。
2 防范对策
2.1 增强患儿的抵抗力,实行保护性隔离 做好病区的清洁卫生工作,做好空气、物体表面的消毒与监测,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确保各项生物学指标符合要求。工作人员必做好新生儿室的物品管理,床单布类天天更换,奶具每次使用后及时清洗、高压消毒,患儿的用物要求一人一用并要求经过消毒后使用,尤其应留意对暖箱、蓝光箱、呼吸气囊、呼吸机管路等的消毒,每周更换暖箱1次,使用后终末消毒。各种穿刺、置管、吸痰应遵守无菌原则。医务人员应自觉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凡是进入新生儿室的人员一律要洗手、更衣、换鞋、戴口罩和帽子,工作人员应定期健康体检,必须无传染、感染性疾病。严格执行探视制度,非本室工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入。配备足够的手消毒设施以提高医护人员洗手的依从性。
2.2 新生儿意外损伤的防范 ①静脉外渗:输液时加强巡视,静脉注射部位尽量选择在四肢,尽量选择使用留置较长的导管,避免反复穿刺造成损伤或感染,要求护士严格无菌操作。若外渗应停止输液,拔掉留置针,局部用50%硫酸镁纱布湿敷。②各种仪器探头应定时更换部位,避免局部受压过久。新生儿置远红外线抢救台,应密切监测体温变化,避免烫伤。保持皮肤清洁卫生,特别留意耳后、皮肤皱褶处及臀部的清洁卫生。勤换尿布,对已发生尿布性皮炎的患儿,应暴露出臀部,保持干燥,局部可涂红臀软膏。在照蓝光前套好小手套,以防婴儿指甲抓破皮肤,眼睛用黑眼罩遮挡,并妥善固定。确保眼罩不会脱落,完全遮住眼睛,又不会堵住鼻孔。睾丸受损尽可能选用小号一次性尿裤遮盖会阴部防止睾丸受损,但也要注意充分暴露皮肤,以免影响光疗效果。
2.3 勤巡视,勤观察 胃食管反流出现以喂奶后1 h居多,也可发生于睡眠仰卧位及空腹。①体位疗法:可用30°倾斜的床上俯卧位或50°仰卧。②密切观察患儿面色、呼吸、心率变化,及早发现呼吸暂停,必要时予心电、氧饱和度监护,床旁备好吸引器、氧源和复苏囊。一旦发生呼吸暂停,立即取头低侧卧、拍背刺激后在大流量氧气冲吸口鼻下,迅速用吸引器吸净呕吐物和分泌物,同时予持续氧饱和度监测,吸引后无好转则予复苏囊加压呼吸,必要时配合胸外心脏按压或行气管插管。吸引时动作要轻快,以免刺激迷走神经再次诱发恶心呕吐。③胃食管反流早期暂时禁食外,根据病情及早采取合适的喂养方法,进行耐心细致的喂养。不适宜奶瓶喂养的早产儿和重症患儿可采用经口胃管或经口十二指肠管喂养。
2.4 護理记录要真实及时完整 护理书写应实事求是地反映新生儿情况,防止忙于各种常规治疗,使关键内容漏记。还有为了病历记录完整,将没有观察到的内容做了记录,记录的不完整、护理记录缺乏完整性、部分记录缺失,尤其是关键的护理行为未做记录,很可能被认为护理过失。记录要有连续性。护理记录的主要内容包括患儿病情、护理措施和效果,但是护理记录中常发生有病情变化的记录而没有处理措施的记录。护士必须遵守科学性、真实性、及时性、完整性,与医疗记录同步性为原则,遵照医嘱、护理常规认真及时、客观正确地在规定时间内做好各项记录,禁止错记、漏记、涂改及主观臆造、随意更改等。
2.5 交接班程序标准化规范化 明确各班的责任,避免工作中的遗漏,可有效防止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从而保证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新生儿没有表达能力,护士既是患儿的监护人,又是其治疗护理的实施者,任何一个疏忽都可能导致护理缺陷及医疗纠纷的发生。在新生儿床旁交接尤为重要,每天晨晚交接班时逐步对每个新生儿开包进行全身检查,手条有无脱落,信息是否准确,交班的内容全面,包括病情、治疗、特殊检查及特殊药物的治疗等及仪器的使用情况。
2.6 其他 给新生儿护理、洗澡、换衣服时严格查对手表带、以防抱错新生儿。患儿入院时检查手条并与家属认真核对姓名与性别,办理入院手续后,主班护士根据电脑制作手条及脚条,系手条时与患儿再核对。住院期间保证新生儿手条完整。外出检查前后核对床头卡及手条是否一致,浴前检查手条有无丢失,沐浴应有秩序进行,沐浴后认真核对手条,确认无误后方可放回床位。沐浴结束后,由第二人再次核对手条及床头卡。出院由2名护士一起检查全身并再次核对后交家属检查。严格探视制度,严禁外人人内,防止新生儿丢失。
护理风险识别是对潜在的和客观存在的各种护理风险进行连续系统地识别归类,并分析产生护理风险的原因和过程。护士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及认真的工作态度、敏锐的观察力、熟练的专科技能,将护理职业的责任心贯穿于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护理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可以防范的。
参考文献:
[1]杨婷璇.浅议新生儿护理风险及防范[ 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
[2]李亚洁.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 J].中华护理杂志,2016, 百拇医药(张京霞)
【关键词】新生儿;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1 护理风险
1.1 感染 新生儿科危重病人多,加上新生儿自身免疫力低下,早产儿气管插管、反复吸痰、建立静脉通道等增加了皮肤黏膜损伤的机会。病房结构和设置不合理、通风不良、消毒不到位、床位之间距离较小、不同疾病患儿混住造成易感人群的高度密集。另外医务人员的手在传播病原体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医疗用品消毒不严,各种医疗器械,如暖箱、光疗箱、喉镜、奶具、衣物消毒不严,造成获得性感染的发生。
1.2 损伤 由于早产儿皮肤薄嫩,易发生皮肤压伤性红臀。输液时高浓度液体对血管及周围组织有一定的刺激以及外渗致使局部皮肤坏死。洗胃、洗肠、洗澡时水温过高引起烫伤、使用热水袋烫伤、坠床等各类损伤及意外。足月儿指甲过长自行抓伤,蓝光照射时眼罩脱落。吸氧不当造成的失明、氧中毒、肺不张、呼吸抑制,因称重、沐浴、摄片、吸痰等使患儿脱离氧环境导致难以逆转的低氧,严重可引起脑损害。辐射床应用不规范引起烫伤或复温效果不佳。
1.3 胃食管反流 新生儿胃食管反流主要症状是呕吐,但是大部分患儿(特别是早产儿)可无临床呕吐症状,表现为反射性呼吸暂停、心动过缓,甚至猝死,临床上对这种“寂静型”的潜在危险性应给予高度重视。
1.4 护理记录不周 护理记录不及时、漏记、记错、用词不严谨。
1.5 交接班不完善 交接内容不全,重点不明确。
1.6 其他 调换床位、输错液体、新生儿被偷窃。新生儿肢体小、外貌特征非常相似、手条及脚条及易脱落,在晨起沐浴、外出检查、入出院时调错婴儿,入院时写错手条,出院时抱错婴儿等。
2 防范对策
2.1 增强患儿的抵抗力,实行保护性隔离 做好病区的清洁卫生工作,做好空气、物体表面的消毒与监测,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确保各项生物学指标符合要求。工作人员必做好新生儿室的物品管理,床单布类天天更换,奶具每次使用后及时清洗、高压消毒,患儿的用物要求一人一用并要求经过消毒后使用,尤其应留意对暖箱、蓝光箱、呼吸气囊、呼吸机管路等的消毒,每周更换暖箱1次,使用后终末消毒。各种穿刺、置管、吸痰应遵守无菌原则。医务人员应自觉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凡是进入新生儿室的人员一律要洗手、更衣、换鞋、戴口罩和帽子,工作人员应定期健康体检,必须无传染、感染性疾病。严格执行探视制度,非本室工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入。配备足够的手消毒设施以提高医护人员洗手的依从性。
2.2 新生儿意外损伤的防范 ①静脉外渗:输液时加强巡视,静脉注射部位尽量选择在四肢,尽量选择使用留置较长的导管,避免反复穿刺造成损伤或感染,要求护士严格无菌操作。若外渗应停止输液,拔掉留置针,局部用50%硫酸镁纱布湿敷。②各种仪器探头应定时更换部位,避免局部受压过久。新生儿置远红外线抢救台,应密切监测体温变化,避免烫伤。保持皮肤清洁卫生,特别留意耳后、皮肤皱褶处及臀部的清洁卫生。勤换尿布,对已发生尿布性皮炎的患儿,应暴露出臀部,保持干燥,局部可涂红臀软膏。在照蓝光前套好小手套,以防婴儿指甲抓破皮肤,眼睛用黑眼罩遮挡,并妥善固定。确保眼罩不会脱落,完全遮住眼睛,又不会堵住鼻孔。睾丸受损尽可能选用小号一次性尿裤遮盖会阴部防止睾丸受损,但也要注意充分暴露皮肤,以免影响光疗效果。
2.3 勤巡视,勤观察 胃食管反流出现以喂奶后1 h居多,也可发生于睡眠仰卧位及空腹。①体位疗法:可用30°倾斜的床上俯卧位或50°仰卧。②密切观察患儿面色、呼吸、心率变化,及早发现呼吸暂停,必要时予心电、氧饱和度监护,床旁备好吸引器、氧源和复苏囊。一旦发生呼吸暂停,立即取头低侧卧、拍背刺激后在大流量氧气冲吸口鼻下,迅速用吸引器吸净呕吐物和分泌物,同时予持续氧饱和度监测,吸引后无好转则予复苏囊加压呼吸,必要时配合胸外心脏按压或行气管插管。吸引时动作要轻快,以免刺激迷走神经再次诱发恶心呕吐。③胃食管反流早期暂时禁食外,根据病情及早采取合适的喂养方法,进行耐心细致的喂养。不适宜奶瓶喂养的早产儿和重症患儿可采用经口胃管或经口十二指肠管喂养。
2.4 護理记录要真实及时完整 护理书写应实事求是地反映新生儿情况,防止忙于各种常规治疗,使关键内容漏记。还有为了病历记录完整,将没有观察到的内容做了记录,记录的不完整、护理记录缺乏完整性、部分记录缺失,尤其是关键的护理行为未做记录,很可能被认为护理过失。记录要有连续性。护理记录的主要内容包括患儿病情、护理措施和效果,但是护理记录中常发生有病情变化的记录而没有处理措施的记录。护士必须遵守科学性、真实性、及时性、完整性,与医疗记录同步性为原则,遵照医嘱、护理常规认真及时、客观正确地在规定时间内做好各项记录,禁止错记、漏记、涂改及主观臆造、随意更改等。
2.5 交接班程序标准化规范化 明确各班的责任,避免工作中的遗漏,可有效防止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从而保证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新生儿没有表达能力,护士既是患儿的监护人,又是其治疗护理的实施者,任何一个疏忽都可能导致护理缺陷及医疗纠纷的发生。在新生儿床旁交接尤为重要,每天晨晚交接班时逐步对每个新生儿开包进行全身检查,手条有无脱落,信息是否准确,交班的内容全面,包括病情、治疗、特殊检查及特殊药物的治疗等及仪器的使用情况。
2.6 其他 给新生儿护理、洗澡、换衣服时严格查对手表带、以防抱错新生儿。患儿入院时检查手条并与家属认真核对姓名与性别,办理入院手续后,主班护士根据电脑制作手条及脚条,系手条时与患儿再核对。住院期间保证新生儿手条完整。外出检查前后核对床头卡及手条是否一致,浴前检查手条有无丢失,沐浴应有秩序进行,沐浴后认真核对手条,确认无误后方可放回床位。沐浴结束后,由第二人再次核对手条及床头卡。出院由2名护士一起检查全身并再次核对后交家属检查。严格探视制度,严禁外人人内,防止新生儿丢失。
护理风险识别是对潜在的和客观存在的各种护理风险进行连续系统地识别归类,并分析产生护理风险的原因和过程。护士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及认真的工作态度、敏锐的观察力、熟练的专科技能,将护理职业的责任心贯穿于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护理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可以防范的。
参考文献:
[1]杨婷璇.浅议新生儿护理风险及防范[ 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
[2]李亚洁.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 J].中华护理杂志,2016, 百拇医药(张京霞)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婴幼儿保健 > 新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