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周刊》 > 201723
编号:13611999
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7年6月11日 《健康周刊》 201723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腔镜技术不断引进和全面铺开。本院腔镜技术至今发展已经20多年历史,现在已经普及多个科室,如普外科、胸外科、脑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小儿外科等,其中普外科、小儿外科、妇产科、胸外科、泌尿外科发展的最好[1]。腔镜器械精密度高、结构复杂、性价比高,随着手术量的增加,腔镜器械的管理目前是各家医院共同面临的问题,通过临床实践本院采取了科学的管理方法,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院是市级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共有14个手术间,面临16个手术科室,其中涉及腔镜手术的科室有普外科、胸外科、脑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小儿外科等,每年共完成1000多例腔镜手术配合。有腔镜设备三套,分别固定在三个手术间,每套设备都配有固定的器械,根据器械的性能采用高压灭菌和低温等离子灭菌方法进行配套使用,为了延长器械的使用寿命科室采取了科学的管理方法,最大限度的延长了器械的使用寿命,得到临床医生的高度认可,促使本科室在两个效益上获得丰收。

    1.2 管理方法

    1.2.1 专人管理 腔镜器械一律由器械室护士负责打包、灭菌和摆放。腔镜器械根据性能进行分类包装:可高压的基本器械,如止血钳、巾钳、组织钳、持针器、剪刀和刀柄等普通器械为普通器械包,采用高压蒸汽灭菌;常用的腔镜器械采用特制的腔镜器械盒集中放置用特殊材质的纸巾包装;对不常用的腔镜器械采取独立纸塑包装;腔镜镜头放置在标准的镜头盒子内,必须轻拿轻放[2]。腔镜类器械没有特殊说明的必须采取低温等离子或环氧乙烷灭菌,严格掌握灭菌操作方法和灭菌指标,按规定要求定期进行细菌培养和生物监测。腔镜器械灭菌后,及时分类放置在器械室固定的位置。器械柜各个手术间器械标识醒目,摆放有序、器械室护士检查1次/d,每次灭菌后都应按要求进行灭菌登记,建立腔镜器械使用档案,科室质控检查1次/周。

    1.2.2 腔镜器械专人刷洗 科室设定专职人员进行腔镜器械刷洗,刷洗室护士进行专业培训,严格执行腔镜器械刷洗流程,每次刷洗都应将器械拆卸到最小程度,用小毛刷、针头、水枪、气枪、超声机等刷洗工具认真刷洗,确保器械刷洗干净后和器械室护士交接,由器械室护士打包并进行质量把关[3]。为了确保腔镜器械的完好性,每次用后刷洗室护士都要和洗手护士进行交接器械的完整性,尤其是腔镜镜头的使用,科室要求镜头使用前、使用后都要观察镜片的质量并进行登记,以达到器械破损的可追溯性。

    1.2.3 制定科室腔镜技术培训计划 腔镜手术是一门新技术,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临床应用更加广泛[1]。外科手术从最初的胆囊、阑尾切除术发展成直肠、结肠、肝脏等手术;妇产科从最初的卵巢、输卵管切除术到子宫肌瘤手术等,其他外科也相继开展起来。无疑这项技术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流,科室普及这项手术的配合势在必行。因此,科室将这项技术纳入培训计划,现在科室全部都能配合腔镜手术,但是为了加强设备的管理,巡回护士相对固定,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2 体会

    2.1 腔镜器械必须设定专人管理 腔镜器械精细、结构复杂、性价比高。腔镜器械和普通器械有很大的区别,首先从形态上看:细长有腔隙、关节多、零部件多且细微,如果操作不当很容易造成折弯、部件丢失、管腔堵塞等,再有腔镜器械损坏必须及时维修,以保证手术的需要。因此必须设定专人管理,确保器械在每次使用后完好,且能及时打包、灭菌、归位放置。低温等离子灭菌要求很高,器械必须按规定方法摆放、达到干燥程度才能保证灭菌效果;腔镜器械还容易破损,操作不当、责任心不强、疏忽大意都可导致意外损坏。

    2.2 腔镜器械专人刷洗很重要 随着腔镜手术量的增多,连台手术洗手护士不但要刷洗器械还要准备下一台手术用物,时间不充裕不能保证器械刷洗质量,这样不但损伤器械而且影响器械灭菌质量。专人刷洗职责明确,刷洗室护士能够从专业角度认真的刷洗,保证器械刷洗的彻底且能在第一时间进行灭菌,同时洗手护士有更多的时间准备手术用物,确保手术配合质量。腔镜镜头是高危险用物,稍一疏忽就会造成镜头破损,不但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因此科室对腔镜镜头进行了特殊交接,增强了大家的责任感。腔镜器械的管腔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达到干燥程度,因此必须给予充分的时间才能达到刷洗目的。以往大家刷洗器械只是追求速度,质量往往达不到,是影响灭菌效果的高度隐患,因此腔镜器械专人刷洗非常必要。

    2.3 重视腔镜器械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为了保证腔镜器械安全使用,本院手术室将特殊器械、部件、用物进行纸塑独立包装,不但延长了保质期还能保证随用随取;腔镜器械配套使用能够保证工作质量和器械的使用寿命;在管理上分类摆放、标示清晰醒目、按顺序使用,确保使用精确、无误,缩短手术时间,同时保证用物的使用在有效期内;此种管理方法完全符合国家对腔镜器械的使用管理规定,是科学的管理方法[4]。

    2.4 落实培训计划的重要性 随着腔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腔镜技术不断拓展,为了达到资源共享,技术培训和交流很重要。科室为了将这项技术普及达标,设定专科组长,按计划授课和实地技能演练,科室每年都将这项工作作为重点进行培训。经过培训大家都能系统的掌握腔镜知识,按照操作常规规范的落实操作规程,对新开展的手术互相交流,使大家的腔镜技术都能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刘小铃,聂智容.腔镜管理新模式在手术中的应用.局解手术学杂志,2010,19(2):152-153.

    [2]杜育芳.手术室腔镜设备器械的使用及管理.基础医学论坛,2011,15(9):862-863.

    [3]杨海轶,李亚洁.软式内鏡的清洗和监控管理.中华护理杂志,2007,42(7):666-668.

    [4]魏革,刘苏君.手术室护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170-172., http://www.100md.com(吕怡澄 李艳娥 宋倩 孙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