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周刊》 > 201724
编号:13611304
独立学院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17年6月18日 《健康周刊》 201724
     【摘 要】校企合作是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是鼓励高等教育扩大规模、丰富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独立学院作为一种全新的办学模式,需要进行可持续发展,则必须要与其公办普通本科高校进行人才的错位培养,必须更加重视校企合作,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以及独立学院自身情况,提出了独立学院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关键词】校企合作;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在各个方面开展的合作行为,是一种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和企业实践的能力的培养。校企合作的根本目的是集中学校和企业双方各自的优势,为国家培养急需的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独立学院作为一种全新的办学模式,需要进行可持续发展,则必须要与其公办普通本科高校进行人才的错位培养,在实践教育,实践性人才培养上多下功夫。

    1 独立学院概况

    独立学院是由公办的普通本科高校通过与社会力量合作,共筹资金,开办的可以在本科层次招生的学院。虽然在理论上独立学院比普通本科院校有着办学模式灵活,办学目标明确等优点,但目前我国独立学院在办学模式上还存在许多问题。大部分的独立学院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并不能集合社会力量与普通本科院校合作办学的优势。目前我国面临着对应用型人才和技术专门性人才的大量需求,但我国每年毕业的大量大学生缺面临就业难的问题。究其主要因素,是学校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无法实现高校教育和企业工作的良好衔接,据此,我们针对企业需求进行人才培养势在必行,独立学院本身在办学模式上就与企业合作,在这方面则具有先天的优势。

    2 我国独立学院现有的校企合作模式

    2.1 校企互动式模式

    这种形式主要由企业向学校校提供供学生使用的实训基地,学校和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制定学生的培养计划。企业在与学校的合作过程中,保持全方位的参与。同时,企业和学习施行互聘制度,企业派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学校在教学方面给予其相应职务,使其可以深度参与学校的教学,这样可以让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有所提升;同时企业提供实习基地,让学生进入实习阶段够在企业进行实践训练,达到增强技术水平的目的。

    2.2“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式培养在现今阶段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校企合作的模式,在订单式培养模式中,学校在学生入学后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双方共同参与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共同进行人才的选拔,达到学生一入学就有工作的目地。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就业,通过这种方式,企业可以大幅降低招聘成本,对学校的招生也有促进作用,可以间接的提高学校的生源质量。

    2.3“3+1”人才培养模式

    本科生3+1培养模式是指学生在四年制本科学校学习时,在一年级到三年级时在学校进理论课程的学习,最后一年进入与学校合作的与专业相关的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并且在企业完成毕业设计。这种3+1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大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提前了解企业运行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工作能力,使学生可以更快的适应社会,适应工作,同时达到了解专业行情的目的。这一模式的缺点在于在最后一年的实习阶段,对学生监管比较为困难,最后实践的质量无法进行有效的保证。

    2.4企业家讲坛模式

    企业家讲坛模式是目前比较容易实施,形式也非常灵活的一种教学方式,学校可以通过聘请行业专家和企业家作为学校的特聘专家,定期为学生举办专题讲座,给学生介绍最近的行业状况,这种方式有助于低年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有助于高年级学生熟悉行业,促使其有针对的提高技能。同时可以将社会的教育资源转入学校,利用社会的教育资源提高学生的水平。

    3 独立学院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3.1校企合作缺乏政府的支持

    首先,独立学院的这种办学模式决定了校企合作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尚处于探索阶段,虽然国家在政策法规方面给予了一定支持,建立了相关法律法规,但是支持的力度很有限,相关的制度也不健全。造成许多地方校企合作只是停留在纸面上,距离真正实行还有较大差距。

    3.2企业投入不足,制约独立学院发展

    独立学院与企业进行合作办学时,独立学院提供教学资源,企业提供其他相关支持。但是由于校企合作没有长效的机制,而独立学院的管理机构大多来自母体院校,造成独立学院的办学理念和母体院校的基本相同,使得企业学校管理和人才培养方面并不能很好的参与,那么企业的重点在于节约成本,创造利润。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和人才培养模式并不关心。因此,推进的难度较大。

    3.3校企合作的有效运行机制尚未成熟

    目前独立学院与企业没有有效的,并且长效的合作机制,造成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不足,这种校企合作仅仅浮于表面。无法够满足高校和企业的需要。企业认为教学和人才培养应由高校全权负责,造成校企合作只在人才招聘,实习基地的建设方面。这种合作模式是并非长效模式,是建立在经济利益之上的,没有保障和基础。

    3.4创业教育与生涯教育空白

    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大多数独立学院课程中没有与创业相关的课和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而且,与此相关的资料对学生来说也不容易获取。这种情况在我国属于普遍的情况,我国创业教育和生涯教育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综合考虑我国的社会现状,通过这两种方式来促进校企之间的合作具有重大意义。

    4 促进独立学院校企合作的对策及建议

    4.1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政策支持

    实现独立学院和企业之间的长期有效的合作,关键在与让双方都愿意去合作,达到互利共赢。目前,中国政府已经针對校企合作制定了相应的方针政策,指明了方向。完善的法律法规。为校企合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促使校企双方建立长效机制。

    4.2加深双方认知,强化责任意识

    对于学校和企业来讲,实现互利共赢,关键在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企业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当做首要任务,而不能把实习生当成廉价的劳动力。与此同时,企业要积极参与教学和培养方案制定和实施,并指派优秀技术人员全程参与课程教学和技术指导,把培养应用型人才当做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校方也充分重视企业的意见,在和方面相关的工作遵循企业的意见,在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上,结合实际情况,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真正的让企业参与进来,让校企从校企合作中能够获得所需要的人才,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百拇医药(李孝敬)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