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周刊》 > 201724
编号:13611215
科举制与儒家思想关系略论(3)
http://www.100md.com 2017年6月18日 《健康周刊》 201724
     4.3 科举制使儒家思想庸俗化

    有具有实现儒家崇高理想目标的士人,自然也就有为了自己的前途而碌碌奔波的俗人。科举制把政治和读书结合在了一起,使整个社会充斥着官本位思想[7]。倒不是说这两者之间有天然的联系,只是统治者把科举制和儒家思想绑定在一起后产生的影响。这种风气的出现完全把读书学习和利益关联在了一起,儒家思想自然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而更加庸俗化。“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也不仅仅反映了人们对读书的崇拜,更有对其他行业,其他生活方式的蔑视。

    科举对儒家思想也有其他的消极影响。最典型的便是明清时期的八股文。明朝薛瑄说:“学举业者,读诸般经,只安排作时文材料用… …一第之后,四书本经,悉置之不观。”考试之后就把儒学丢弃了,这对于儒学的传播无疑是巨大的伤害。更为严重的是八股文有固定范式,许多学生不求甚解只能死记硬背,使儒家思想充满了教条主义色彩。明朝出现的“假道学”不就是假借儒学之名实是向着富贵的学问吗?这种儒家思想不是更加庸俗化了吗[8]?

    科举制的考试内容都来自于儒家思想,这难免会扼杀士子的创新意识而固守成规。没有创新意识的学说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9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