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周刊》 > 201725
编号:13611192
产科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构建
http://www.100md.com 2017年6月25日 《健康周刊》 201725
     【摘 要】护理质量是医院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护理质量的管理也是护理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核心。对护理的质量开展评价,是护理质量管理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开展评价的过程当中,敏感性指标的选择又是最关键的地方。在产科的护理工作当中,探讨质量敏感性指标的构建,可以更好的为产科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推动产科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为产妇的健康提供保障。

    【关键词】产科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构建

    1 研究方法

    在本文的研究当中,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是文献参考法和改良的德尔菲技术。通过对现有的文献资料进行检索和整理,从而为本文的研究提供参考。改良的都是非技术是在传统的而非法的基础上进行调整所得到的,会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之上,增加专家小组面对面讨论的环节。在本次研究的过程当中,参与研究的专家都是在国内三级乙等及以上的妇产专科医院或者是有着比较强产科资质的综合性医院已经从事产科相关工作五年以上的专家,这些专家都具有副高以上的职称,参与本次的研究,并且有着比较高的积极性。

    在本文的研究当中,首先会从前人的文献资料当中初步遴选出产科质量指标的具体含义和计算公式,然后由16名专家组成评价的小组,对这些指标的适用性开展讨论,最终筛选出16项和产科护理质量相关的敏感性指标,形成第一轮的调查问卷。按照Likert5级评分的方法,对指标进行修改,在函询结束之后再开展第二轮的面对面讨论,修改形成第二轮的函询问卷。

    2 结果

    在本文的研究当中一共经历了两轮的专家函询,在这些专家当中,他们所属的医院有6所,省外的医院有12所。在这18所医院当中有5所示专科医院,13所是综合性的医院。第一轮一共发放了49份问卷,回收的问卷也有49份,无效问卷为6份,整体的有效回收率达到了87.8%。在参与函询的专家当中,他们的年龄在33岁到5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2岁。专家的产科工作年限在5年到35年之间,有3名专家是硕士学历,35名专家是本科学历,剩下5名则是大专学历。在他们的职责构成当中,有6名是护理部的主任,有25名是产科病房和分娩室的护士长,剩下的则是主任和产科护士。在第二轮所发放的还是问卷当中一共发放了43份,由于有1人调离了原来的单位,因此只回收了42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达到了97.7%。对这两轮函询专家的平均权威系数进行统计可以得知,平均权威系数分别是0.87和0.91。

    在第一轮的函询当中,有80%以上的专家对于其中的16项初选指标中的11项条目的存在重要性都是认可的,特别是产妇使用阴道分娩之后出血的发生比例、助产人士的人力达标情况和新生儿的产伤发生率这四个指标是认可程度最高的,均在90%以上。在这一轮的函询当中,有30名专家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这类型,这些在总体专家组中的比例达到了70%左右,并且他们所反馈的意见是比较集中的,基本上集中在陪伴分娩比例和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比例等方面。此外他们对于足月新生儿的各项指标也非常关注,对于初产妇顺产健康新生儿的比例也纳入考虑的范围当中。在开展第二次指标评价的时候,专家们对于首轮所得到的函询意见开展了详细的逐条分析工作,并且把讨论集中放在了护理相关性的分析上面。在第二轮的修改当中,把陪伴分娩的比例改成了专业人员陪伴分娩的比例,以此来显示出在产科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构建方面,整体的专业性和针对性。此外对于初产妇顺产健康新生儿的比例这一个敏感性的指标也改为了阴道分娩健康新生儿比例,使其专业性更加突出。

    3 讨论

    在產科的资料当中,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死亡率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衡量指标,在本次所探讨出来的产科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构建当中,这一个指标也在其中。在当前所参考的文献当中,可供参考的产科质量指标是比较多的,但是大多数的指标并不完全适合在临床当中进行应用。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对敏感性指标的构建更加的准确和具体,从而使其在产科护理质量的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德尔菲技术是敏感性指标构建方面比较常用的一种技术和方法[2]。在本文的研究当中,在传统的方法之上增加了专项小组面对面讨论的环节,从而使得讨论出来的敏感性指标体系更加的具有实用性。

    在开展护理管理工作的时候,护理的质量是管理当中重要关注的一个方向。对护理的质量开展评价需要进行评价指标的构建,而敏感性的指标它本身的评价是精细度更加高。在本文的研究当中所构建出来的产科护理治疗敏感性指标所涵盖的时间包括产前、产时和产后,能够有效地使得产科护理质量得到良好的提升。本文研究在国内外文献检索的基础之上,使用改良的德尔菲技术,构建了包含16项产科护理质量的敏感性指标体系。在过去当中还应该在分娩室和产后病区当中开展日常的监测和持续的质量改进,从而推动敏感性指标建设的完整,利用时间来检验整个体系的合理性,并且为整体的修改提供参考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祝志梅,黄丽华,冯志仙,等.产科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构建[J].中华护理杂志,2016

    [2]李悦.产科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构建[J].保健文汇,2017(3), 百拇医药(崔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