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例妊娠合并急性脂肪肝的临床分析(1)
【摘 要】目的: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产科收治的3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AFLP)患者的临床资料、病例特点,为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临床诊治提供临床经验。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于我院产科住院诊治的3例妊娠急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血清学检查、B 超检查、诊治、转归、并发症等资料,对上述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例患者为初产妇,其中1例孕妇有智力障碍,1例为经产妇,发病孕周33~38 周,均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和黄疸。3 例患者均有肝功异常,2 例有肾功异常、低血糖、血小板降低和凝血功能障碍。3 例均为剖宫产术终止妊娠,1例产妇死亡,1例为自请出院,1例产妇存活。3例新生儿均转入新生儿科治疗。结论:AFLP的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可及时阻断该疾病进展,减少功能器官的损伤,大大改善孕妇的预后,降低产妇死亡率,增加胎儿存活率,减少AFLP的并发症,对保障母婴健康,减少围生儿死亡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早期诊断;综合治疗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是妊娠晚期少见的特有的严重的并发症,又称妊娠特发性脂肪肝,此病具有起病急,病情凶险,进展快等特点。多发生在第三孕期或产后早期。它的特点是由肝脏小泡性脂肪浸润[1] 。临床上,女性AFLP三最突出的紊乱是肝功能障碍、肾功能不全,和凝血功能受损。多數起病急而凶险,病死率高,因此早诊断,早治疗,积极终止妊娠,可明显提高母婴存活率[2]。本研究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3例妊娠急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共收治3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发病年龄21 ~ 34岁,发病孕周33 ~ 38周,分娩方式均为剖宫产,1例产妇死亡,1例为自请出院,1例产妇存活。围产儿全部存活。入组标准: Swansea诊断标准包括:(1)呕吐;(2)腹痛;(3)烦渴 / 多尿;(4)脑病;(5)总胆红素> 1.4 ?mol/L;(6)血糖< 4 mmol/L;(7)尿素氮> 340 ?mol/L;(8)外周血白细胞计数> 11×109/L;(9)腹部超声示腹水或亮肝;(10)丙氨酸转氨酶或天冬氨酸转氨酶> 42 U/L;(11)血氨> 47 ?mol/L;(12)肾脏损害:血肌酐> 150 ?mol/L;(13)凝血功能障碍:凝血酶原时间> 14 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34 s;(14)肝组织活检显示微泡脂肪变性。符合≥ 6 项者可诊断为 AFLP。排除标准:既往有各型肝炎接触史及肝病史,包括病毒性肝炎、非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药物性肝炎等[3]。
4 治疗
AFLP治疗原则是尽快的终止妊娠和最大限度的进行支持治疗,大多数产妇没有临产征兆,临床多采用剖宫产方式终止妊娠。多数患者出现严重的肝肾功能衰竭 、DIC、肝性脑病,在做出产科处理的同时,需进行多学科的综合治疗,必要时行人工肝支持治疗[4]。
4.1 产科处理
大多数学者认为分娩方式首选剖宫产, 因为阴道分娩会加重产妇体能消耗, 耗时较长, 使原有并发症如肾衰、凝血功能异常 、DIC等进一步恶化, 以及软产道损伤, 产后宫缩乏力, 并发难以控制的阴道大出血, 增加产妇死亡率[5] 。 剖宫产并不一定完全杜绝产后出血的风险, 对出血倾向严重或 DIC危及生命者应立即切除子宫。术中可以放置盆腔或腹腔引流管, 一方面可以检测有无内脏出血情况, 另一方面可以让创面渗出液充分的引流有利于病情恢复[6]。 术后给予宫缩药物、适当的按摩子宫加强宫缩, 沙袋压迫腹部伤口加压包扎, 减少子宫及创面出血, 严密观察阴道出血, 术后继续监测凝血及肝肾功能, 予维生素 K1、抗炎、保肝、降血氨预防肝性昏迷等治疗[7]。
4.2 多学科综合治疗
由于AFLP往往出现肝肾功能衰竭,肝性脑病及凝血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因此在做好产科处理的同时,多科协作综合治疗尤为重要。AFLP一旦确诊终止妊娠后,患者应立即转入ICU,进行支持治疗和严密监护,包括以下方式:(1)一般治疗:绝对卧床休息,以低脂、低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饮食,监测生命体征、中心静脉压、尿量、24小时出入量、水电解质机酸碱平衡变化、肝功能、凝血情况等。(2)纠正凝血功能紊乱:出现凝血功能障碍时,应及时补充冷沉淀、新鲜冰冻血浆、凝血酶原复合物、血小板、悬浮红细胞等,纠正患者凝血功能。(3)保肝治疗:积极使用促肝细胞生长因子及保肝降酶药物,如多种维生素、能力合剂、复方氨基酸、阿拓莫兰、易善复、思美泰、门冬氨酸钾镁等药物保肝治疗,促进血管内皮细胞修复和肝细胞再生,减轻肝脏毒性。(4)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5)纠正低蛋白血症:每日或隔日输注人体白蛋白。(6)预防肝性脑病:避免使用损害肾脏的药物,防治便秘,限制液体输入量。(7)预防和控制感染:选用对肝脏影响小的广谱抗生素,首选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如头孢曲松等,预防二重感染常选用制霉菌素等;预防真菌感染首选氟康唑治疗等。(8)糖皮质激素的适量使用,可以促进肝细胞合成蛋白质,保护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安全度过危重期[8]。本研究例患者3例患者均进入ICU行综合治疗。其结局1例产妇死亡,1例为自请出院,1例产妇存活。
4.3 支持治疗-人工肝
人工肝是一种体外代替肝脏在人体中功能的手段,通过一系列方法来清除血液循环中的有害物质,主要有血浆置换、胆红素吸附或持续血液滤过等。人工肝治疗可稳定机体的内环境,使电解质平衡,纠正酸碱失衡,还可补充凝血因子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血浆置换( PE)是目前人工肝系统中应用广泛、疗效显著的方法之一。PE是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经过膜式血浆分离方法将患者血浆从全血中分离弃去,这可滤除体内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及有毒物质,同时将其余的血液成分和同等新鲜血浆回输体内。从而补充患者体内所需的一些凝血因子、蛋白等,改善患者肝功能等[9]。相关资料表明,血浆置换可快速清除肝脏内沉积的脂肪,保护肝细胞避免氧化应激对线粒体的伤害,同时缩短住院时间[10]。, http://www.100md.com(谢云霞 雷后康)
【关键词】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早期诊断;综合治疗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是妊娠晚期少见的特有的严重的并发症,又称妊娠特发性脂肪肝,此病具有起病急,病情凶险,进展快等特点。多发生在第三孕期或产后早期。它的特点是由肝脏小泡性脂肪浸润[1] 。临床上,女性AFLP三最突出的紊乱是肝功能障碍、肾功能不全,和凝血功能受损。多數起病急而凶险,病死率高,因此早诊断,早治疗,积极终止妊娠,可明显提高母婴存活率[2]。本研究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3例妊娠急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共收治3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发病年龄21 ~ 34岁,发病孕周33 ~ 38周,分娩方式均为剖宫产,1例产妇死亡,1例为自请出院,1例产妇存活。围产儿全部存活。入组标准: Swansea诊断标准包括:(1)呕吐;(2)腹痛;(3)烦渴 / 多尿;(4)脑病;(5)总胆红素> 1.4 ?mol/L;(6)血糖< 4 mmol/L;(7)尿素氮> 340 ?mol/L;(8)外周血白细胞计数> 11×109/L;(9)腹部超声示腹水或亮肝;(10)丙氨酸转氨酶或天冬氨酸转氨酶> 42 U/L;(11)血氨> 47 ?mol/L;(12)肾脏损害:血肌酐> 150 ?mol/L;(13)凝血功能障碍:凝血酶原时间> 14 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34 s;(14)肝组织活检显示微泡脂肪变性。符合≥ 6 项者可诊断为 AFLP。排除标准:既往有各型肝炎接触史及肝病史,包括病毒性肝炎、非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药物性肝炎等[3]。
4 治疗
AFLP治疗原则是尽快的终止妊娠和最大限度的进行支持治疗,大多数产妇没有临产征兆,临床多采用剖宫产方式终止妊娠。多数患者出现严重的肝肾功能衰竭 、DIC、肝性脑病,在做出产科处理的同时,需进行多学科的综合治疗,必要时行人工肝支持治疗[4]。
4.1 产科处理
大多数学者认为分娩方式首选剖宫产, 因为阴道分娩会加重产妇体能消耗, 耗时较长, 使原有并发症如肾衰、凝血功能异常 、DIC等进一步恶化, 以及软产道损伤, 产后宫缩乏力, 并发难以控制的阴道大出血, 增加产妇死亡率[5] 。 剖宫产并不一定完全杜绝产后出血的风险, 对出血倾向严重或 DIC危及生命者应立即切除子宫。术中可以放置盆腔或腹腔引流管, 一方面可以检测有无内脏出血情况, 另一方面可以让创面渗出液充分的引流有利于病情恢复[6]。 术后给予宫缩药物、适当的按摩子宫加强宫缩, 沙袋压迫腹部伤口加压包扎, 减少子宫及创面出血, 严密观察阴道出血, 术后继续监测凝血及肝肾功能, 予维生素 K1、抗炎、保肝、降血氨预防肝性昏迷等治疗[7]。
4.2 多学科综合治疗
由于AFLP往往出现肝肾功能衰竭,肝性脑病及凝血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因此在做好产科处理的同时,多科协作综合治疗尤为重要。AFLP一旦确诊终止妊娠后,患者应立即转入ICU,进行支持治疗和严密监护,包括以下方式:(1)一般治疗:绝对卧床休息,以低脂、低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饮食,监测生命体征、中心静脉压、尿量、24小时出入量、水电解质机酸碱平衡变化、肝功能、凝血情况等。(2)纠正凝血功能紊乱:出现凝血功能障碍时,应及时补充冷沉淀、新鲜冰冻血浆、凝血酶原复合物、血小板、悬浮红细胞等,纠正患者凝血功能。(3)保肝治疗:积极使用促肝细胞生长因子及保肝降酶药物,如多种维生素、能力合剂、复方氨基酸、阿拓莫兰、易善复、思美泰、门冬氨酸钾镁等药物保肝治疗,促进血管内皮细胞修复和肝细胞再生,减轻肝脏毒性。(4)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5)纠正低蛋白血症:每日或隔日输注人体白蛋白。(6)预防肝性脑病:避免使用损害肾脏的药物,防治便秘,限制液体输入量。(7)预防和控制感染:选用对肝脏影响小的广谱抗生素,首选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如头孢曲松等,预防二重感染常选用制霉菌素等;预防真菌感染首选氟康唑治疗等。(8)糖皮质激素的适量使用,可以促进肝细胞合成蛋白质,保护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安全度过危重期[8]。本研究例患者3例患者均进入ICU行综合治疗。其结局1例产妇死亡,1例为自请出院,1例产妇存活。
4.3 支持治疗-人工肝
人工肝是一种体外代替肝脏在人体中功能的手段,通过一系列方法来清除血液循环中的有害物质,主要有血浆置换、胆红素吸附或持续血液滤过等。人工肝治疗可稳定机体的内环境,使电解质平衡,纠正酸碱失衡,还可补充凝血因子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血浆置换( PE)是目前人工肝系统中应用广泛、疗效显著的方法之一。PE是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经过膜式血浆分离方法将患者血浆从全血中分离弃去,这可滤除体内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及有毒物质,同时将其余的血液成分和同等新鲜血浆回输体内。从而补充患者体内所需的一些凝血因子、蛋白等,改善患者肝功能等[9]。相关资料表明,血浆置换可快速清除肝脏内沉积的脂肪,保护肝细胞避免氧化应激对线粒体的伤害,同时缩短住院时间[10]。, http://www.100md.com(谢云霞 雷后康)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肝胆疾病 > 脂肪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