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下肢深静脉血栓
编号:13609939
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继发肺栓塞的预防效果
http://www.100md.com 2017年7月30日 《健康周刊》 201730
深静脉血栓形成(DTV)
     【摘 要】目的:探讨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并发肺栓塞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血管外科收治6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和28,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发生肺栓塞、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明显效果。结论:肺栓塞发生率较高,护理干预可有效地降低其发生,同时可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1]。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形成(DTV);肺栓塞;护理干预

    深静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非正常地在深静脉内凝结,属于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血栓形成大都发生于制动状态,常发生在左下肢。

    致病因素有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和高凝状态三大因素。血栓形成后,除少数能自行消融或局限于发生部位外,大部分会扩散至整个肢体的深静脉主干,若不能及时诊断和处理,多数会演变为血栓形成后遗症,长时间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栓子脱落,随血流阻塞肺动脉,可造成肺栓塞,危及患者生命[2]。

    在临床上,只有10%~17%的DVT患者有明显的症状。包括下肢肿胀,局部深处触痛和足背屈性疼痛。DVT发展最严重的临床特征和体征即是肺栓塞,死亡率高达9%~50%,绝大多数死亡病例是在几分钟到几小时内死亡的。有该病发生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高度重视。对付DVT重在预防,降低发生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所选46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均为2015年-2016年所收治患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5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