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脑血管病 > 中风(脑卒中)
编号:13604210
他汀类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月15日 《健康周刊》 20182
     【摘 要】目的:探究对急性脑梗死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我院进行急性脑梗死治疗的患者中纳入119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为其提供降纤、抗凝、抗血小板以及脑神经保护治疗和营养神经治疗,应用氟伐他汀、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结果:入院时患者NIHSS<4分患者占比为15.135%, NIHSS≥4分患者占比为84.87%,出院时患者NIHSS<4分患者占比为78.15%, NIHSS≥4分患者占比为21.85%,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损害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9672,P=0.0358)。结论:对急性脑梗死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能够使其神经功能损害得到减轻。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急性脑梗死;作用机制

    他汀类药物在消炎、调脂以及抗血小板聚集、提升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促进患者内皮细胞功能改善等方面均有较好的疗效。他汀类药物还可使急性脑梗死引发的并发症发生率、残疾率以及死亡率得到抑制,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可发挥积极作用[1]。此次研究旨在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效果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9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