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任五逐瘀汤立方遣药规律窥探(2)
由此可见,王氏虽言逐瘀,亦分上中下三焦治之,并结合兼邪之不同而组方。
3.2 气血理论。
气血理论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理论,中医学十分强调人身之气化作用。气主煦之,血主濡之,气血的温煦濡养功能正常的发挥,才能使人体的脏腑维持并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倘若气血的任何一方功能失常,或气血之间的协调出现异常,都会致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疾病的产生。因此,王清任提出人身之疾病,无论外感内伤,所伤者无非气血,所以治病之要决,在明白气血。对于王氏的五逐瘀汤我们不能单单着眼从活血化瘀角度加以理解,还应该重视王清任对气药应用的理论认知和临床经驗的贡献,加以深入学习借鉴于临证运用。
浅析王清任创立的五逐瘀汤,其大多数方剂均配伍有活血化瘀药物,其变化不大以桃红四物汤为代表,但在这方五首逐瘀汤剂中理气药物变化很大。以理气药物为主要配伍的方剂,如血府逐瘀汤用柴胡、桔梗、枳壳、牛膝升清阳、降浊阴,疏利气机,以理气活血,祛除胸中血府之瘀血;膈下逐瘀汤用乌药、香附、枳壳诸气药,疏利肝胆气机,以祛除膈下之瘀血;少腹逐瘀汤选用茴香、干姜、肉桂等入下焦的辛温辛热之品,以温暖下焦,理气祛寒,使下焦阳气得以通行,以助瘀血之祛除;通窍活血汤中选用麝香、葱、姜之类辛通辛香之品,以通清窍,气行血行,故能通窍活血,这4个方子虽然血药区别不大却因配伍不同的气分药,因而可以治疗不同部位的瘀血。
4 结语
综上分析,王氏5首活血逐瘀方主要从瘀血的部位考虑组方用药,即通窍、血府、膈下、少腹等4方;在考虑瘀血部位的基础上,结合风湿外邪致病的特殊性,加用相应药物立身痛逐瘀汤。同时通过对5方方剂的比较可以看出,血府逐瘀汤在治疗病证的种类均居首位,这正是该方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五首方剂是王清任血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对促进活血化瘀法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作为当代年轻中医学子在学习王氏立方遣药的经验的同时更应该学习其革新精神敢于向未知处求知,创新。
参考文献
[1]王清任.医林改错[M].穆俊霞、张文平,校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21-31
[2]李梃.医学入门[M].田代华,金丽,何永,整理.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480.
[3]李时珍.本草纲目[M].陈贵延,整理.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4:549-1167.
[4]甄权.药性论·趋向分类论[M].尚志钧,整理.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53.
[5]朱丹溪.朱丹溪医学全书·本草衍义补遗[M].田思胜,整理.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65.
[6]李志庸.张景岳医学全书·景岳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246.
[7]黄帝内经素问[M].田代华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121, 百拇医药(范增慧)
3.2 气血理论。
气血理论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理论,中医学十分强调人身之气化作用。气主煦之,血主濡之,气血的温煦濡养功能正常的发挥,才能使人体的脏腑维持并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倘若气血的任何一方功能失常,或气血之间的协调出现异常,都会致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疾病的产生。因此,王清任提出人身之疾病,无论外感内伤,所伤者无非气血,所以治病之要决,在明白气血。对于王氏的五逐瘀汤我们不能单单着眼从活血化瘀角度加以理解,还应该重视王清任对气药应用的理论认知和临床经驗的贡献,加以深入学习借鉴于临证运用。
浅析王清任创立的五逐瘀汤,其大多数方剂均配伍有活血化瘀药物,其变化不大以桃红四物汤为代表,但在这方五首逐瘀汤剂中理气药物变化很大。以理气药物为主要配伍的方剂,如血府逐瘀汤用柴胡、桔梗、枳壳、牛膝升清阳、降浊阴,疏利气机,以理气活血,祛除胸中血府之瘀血;膈下逐瘀汤用乌药、香附、枳壳诸气药,疏利肝胆气机,以祛除膈下之瘀血;少腹逐瘀汤选用茴香、干姜、肉桂等入下焦的辛温辛热之品,以温暖下焦,理气祛寒,使下焦阳气得以通行,以助瘀血之祛除;通窍活血汤中选用麝香、葱、姜之类辛通辛香之品,以通清窍,气行血行,故能通窍活血,这4个方子虽然血药区别不大却因配伍不同的气分药,因而可以治疗不同部位的瘀血。
4 结语
综上分析,王氏5首活血逐瘀方主要从瘀血的部位考虑组方用药,即通窍、血府、膈下、少腹等4方;在考虑瘀血部位的基础上,结合风湿外邪致病的特殊性,加用相应药物立身痛逐瘀汤。同时通过对5方方剂的比较可以看出,血府逐瘀汤在治疗病证的种类均居首位,这正是该方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五首方剂是王清任血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对促进活血化瘀法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作为当代年轻中医学子在学习王氏立方遣药的经验的同时更应该学习其革新精神敢于向未知处求知,创新。
参考文献
[1]王清任.医林改错[M].穆俊霞、张文平,校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21-31
[2]李梃.医学入门[M].田代华,金丽,何永,整理.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480.
[3]李时珍.本草纲目[M].陈贵延,整理.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4:549-1167.
[4]甄权.药性论·趋向分类论[M].尚志钧,整理.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53.
[5]朱丹溪.朱丹溪医学全书·本草衍义补遗[M].田思胜,整理.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65.
[6]李志庸.张景岳医学全书·景岳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246.
[7]黄帝内经素问[M].田代华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121, 百拇医药(范增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