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糖尿病91例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摘 要】目的:分析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提出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为治疗提供帮助。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7年12月筆者所在社区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91例,进行心理状况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91例糖尿病患者多数达到了有效的血糖控制。结论:有效的心理护理对血糖控制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关键词】糖尿病;心理分析;护理对策
糖尿病(diabetes)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继而引起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随着病程延长、病变加重,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糖尿病大血管病变、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重症可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急性并发症。不良的心理状况会带来急性应激,升高血糖,给治疗、护理带来很大困难,本文选取近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进行了心理分析,采取了针对性护理对策,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 料 选取2014年9月~2017年12月笔者所在社区医院收治的91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43例,女48例,年龄21~86岁,平均(65±11.7)岁。病程1周~30年,平均(8.6±7.7)年。初次诊断糖尿病23例。伴发高血压病51例,冠心病5例,脑梗塞11例,糖尿病肾病5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例,糖尿病神经病变2例,糖尿病足1例,肺炎1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
1.2 方法 入院期间与患者认真交谈,仔细观察患者的情绪反应,了解其心理状况并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制定护理对策。对出入院空腹、餐后血糖进行了比较,发现达到了良好血糖控制,有显著性意义。
1.3 统计学 采用 SPSS 18.0 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 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百拇医药
2 常见心理分析
2.1 焦虑 紧张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心理状态,大量研究证实约 63%糖尿病患者有主观焦虑症状,42%有焦虑的客观症状[1,2]。特别是对于新发糖尿病患者,他们在刚诊断糖尿病时,由于对疾病本身的认识不足,担心会长期用药,担心有并发症,或者担心需要注射胰岛素,产生了明显的焦虑、紧张心理,表现为茶饭不思、失眠、多梦,不愿与人交流。本院收治的1例19岁小伙就是典型病例,其入院时糖化血红蛋白达到了18.5%,入院即采取了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该患者非常焦虑、紧张,担心胰岛素依赖,也担心将来结婚生子。通过多次健康教育、谈心交流,使该患者明显消除了紧张情绪,血糖很快下降,1年后随访胰岛素已改为1针,另外该患者现已结婚,并生育1子。
2.2 烦躁、易怒 部分患者由于一下子不能接受糖尿病的事实,会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表现为烦躁、易激惹,另一部分患病时间长的患者,由于出现了各种并发症,身体状况不佳,对后续治疗缺乏信心,也容易对周围事物产生厌烦、急躁心理,遇人、遇事容易动肝火,动辄发脾气。
, 百拇医药
2.3 悲观、失望 这种心理也多见于初发糖尿病患者,或者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部分患者文化水平偏高。常表现为:自我感觉不适,可出现食欲差、失眠、缺乏运动力、体重减轻、兴趣丧失等。严重的可出现心境悲观、冷漠、抑郁,对生活缺乏信心。
2.4 胰岛素恐惧 这是在使用胰岛素的患者中出现的一种特定心理。部分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偏高明显、药物血糖控制不佳,或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必须使用胰岛素注射治疗。而这些患者由于对该治疗方案不了解,认为胰岛素会成瘾、胰岛素自我注射麻烦、疼痛感、害怕低血糖等,出现了典型的胰岛素注射恐惧现象。
2.5 无所谓心理 这种心理多见于糖尿病病程10年以上的患者,他们多数对疾病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也有比较规律的治疗方案,他们中的多数人都有了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底病变,或者合并脑梗塞、高血压病等。有些人血糖长期控制不良,甚至很高,但是他们都保持了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对于血糖监测、饮食控制也不能完全遵从医嘱执行。
, 百拇医药
3 护理对策
3.1 对糖尿病知识缺乏的患者要做好疾病相关知识宣教,主动去了解患者,了解他们心中的顾虑,给予相应的心理支持,使患者对医务人员产生信任感。同时也要让他们认识到: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通过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必要的药物治疗可以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另外即使使用胰岛素注射也不是非常可怕的事,部分患者在血糖控制以后可以改服口服降糖药物。这样可以消除部分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
3.2 对于那部分烦躁、易怒的患者,护理时应该倾注更多的耐心,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让他们发泄心中的烦恼、怨气,要用诚恳、亲切的语言取得其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也让他们认识到疾病本身并不是可怕的事情,而是烦躁、易怒的情绪反而会升高血糖、加速病情的变化。
3.3 对于悲观、失望的患者,则需要护理上最多的爱心。不仅仅是语言上的,有时一个关注的眼神、理解的表情都会给患者带来莫大的希望。在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应该积极配合医生进行糖尿病知识宣教,让他们了解疾病特点、规律、治疗方法等等。也可以组织糖尿病患者小组活动,介绍成功经验,提升治疗信心。前文提及的1例年轻小伙就是典型病例,对其他患者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 百拇医药
3.4 对于保持无所谓态度的患者,也不能任其自由发展。他们也是我们管理的对象,护理时也应尽心尽力,即使有些人并发症已经很严重,但是通过积极治疗还是可以改善生活质量。必要时,可以与家属沟通,让家属能够更多的关心患者,提供情感支持,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让患者远离疾病困扰。
4 结果
通过对91例住院病例进行详细的心理分析,制定合理的护理对策,同时积极配合医生提供有效的治疗措施,最终91例病例多数达到了有效的血糖控制。见表1
5 讨论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患病率由21世纪初的3.2%(个别地区超过5%) [3] 增加至9.7% [4]。糖尿病治疗有传统意义上的“五驾马车”,即饮食、运动、健康教育、药物、血糖监测。近年来,糖尿病患者心理治疗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通过心理干预,可以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可以给患者带来希望和力量,在治疗上有利于形成合力,达到血糖的平稳控制。通过笔者的护理体会,糖尿病人的心理护理也是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关键环节,本文91例糖尿病患者就是成功的经验总结,值得进一步推广。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周郁秋. 临床心理学[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56 157.
[2]Keith Nichols. 临床心理护理指南[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68 69.
[3]许樟荣.护士在糖尿病教育和管理中承担着重大责任[J].中华护理杂志, 2004, 39(10): 727-729.
[4]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11, 9., 百拇医药(吴月娟)
【关键词】糖尿病;心理分析;护理对策
糖尿病(diabetes)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继而引起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随着病程延长、病变加重,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糖尿病大血管病变、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重症可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急性并发症。不良的心理状况会带来急性应激,升高血糖,给治疗、护理带来很大困难,本文选取近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进行了心理分析,采取了针对性护理对策,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 料 选取2014年9月~2017年12月笔者所在社区医院收治的91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43例,女48例,年龄21~86岁,平均(65±11.7)岁。病程1周~30年,平均(8.6±7.7)年。初次诊断糖尿病23例。伴发高血压病51例,冠心病5例,脑梗塞11例,糖尿病肾病5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例,糖尿病神经病变2例,糖尿病足1例,肺炎1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
1.2 方法 入院期间与患者认真交谈,仔细观察患者的情绪反应,了解其心理状况并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制定护理对策。对出入院空腹、餐后血糖进行了比较,发现达到了良好血糖控制,有显著性意义。
1.3 统计学 采用 SPSS 18.0 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 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百拇医药
2 常见心理分析
2.1 焦虑 紧张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心理状态,大量研究证实约 63%糖尿病患者有主观焦虑症状,42%有焦虑的客观症状[1,2]。特别是对于新发糖尿病患者,他们在刚诊断糖尿病时,由于对疾病本身的认识不足,担心会长期用药,担心有并发症,或者担心需要注射胰岛素,产生了明显的焦虑、紧张心理,表现为茶饭不思、失眠、多梦,不愿与人交流。本院收治的1例19岁小伙就是典型病例,其入院时糖化血红蛋白达到了18.5%,入院即采取了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该患者非常焦虑、紧张,担心胰岛素依赖,也担心将来结婚生子。通过多次健康教育、谈心交流,使该患者明显消除了紧张情绪,血糖很快下降,1年后随访胰岛素已改为1针,另外该患者现已结婚,并生育1子。
2.2 烦躁、易怒 部分患者由于一下子不能接受糖尿病的事实,会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表现为烦躁、易激惹,另一部分患病时间长的患者,由于出现了各种并发症,身体状况不佳,对后续治疗缺乏信心,也容易对周围事物产生厌烦、急躁心理,遇人、遇事容易动肝火,动辄发脾气。
, 百拇医药
2.3 悲观、失望 这种心理也多见于初发糖尿病患者,或者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部分患者文化水平偏高。常表现为:自我感觉不适,可出现食欲差、失眠、缺乏运动力、体重减轻、兴趣丧失等。严重的可出现心境悲观、冷漠、抑郁,对生活缺乏信心。
2.4 胰岛素恐惧 这是在使用胰岛素的患者中出现的一种特定心理。部分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偏高明显、药物血糖控制不佳,或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必须使用胰岛素注射治疗。而这些患者由于对该治疗方案不了解,认为胰岛素会成瘾、胰岛素自我注射麻烦、疼痛感、害怕低血糖等,出现了典型的胰岛素注射恐惧现象。
2.5 无所谓心理 这种心理多见于糖尿病病程10年以上的患者,他们多数对疾病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也有比较规律的治疗方案,他们中的多数人都有了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底病变,或者合并脑梗塞、高血压病等。有些人血糖长期控制不良,甚至很高,但是他们都保持了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对于血糖监测、饮食控制也不能完全遵从医嘱执行。
, 百拇医药
3 护理对策
3.1 对糖尿病知识缺乏的患者要做好疾病相关知识宣教,主动去了解患者,了解他们心中的顾虑,给予相应的心理支持,使患者对医务人员产生信任感。同时也要让他们认识到: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通过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必要的药物治疗可以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另外即使使用胰岛素注射也不是非常可怕的事,部分患者在血糖控制以后可以改服口服降糖药物。这样可以消除部分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
3.2 对于那部分烦躁、易怒的患者,护理时应该倾注更多的耐心,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让他们发泄心中的烦恼、怨气,要用诚恳、亲切的语言取得其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也让他们认识到疾病本身并不是可怕的事情,而是烦躁、易怒的情绪反而会升高血糖、加速病情的变化。
3.3 对于悲观、失望的患者,则需要护理上最多的爱心。不仅仅是语言上的,有时一个关注的眼神、理解的表情都会给患者带来莫大的希望。在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应该积极配合医生进行糖尿病知识宣教,让他们了解疾病特点、规律、治疗方法等等。也可以组织糖尿病患者小组活动,介绍成功经验,提升治疗信心。前文提及的1例年轻小伙就是典型病例,对其他患者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 百拇医药
3.4 对于保持无所谓态度的患者,也不能任其自由发展。他们也是我们管理的对象,护理时也应尽心尽力,即使有些人并发症已经很严重,但是通过积极治疗还是可以改善生活质量。必要时,可以与家属沟通,让家属能够更多的关心患者,提供情感支持,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让患者远离疾病困扰。
4 结果
通过对91例住院病例进行详细的心理分析,制定合理的护理对策,同时积极配合医生提供有效的治疗措施,最终91例病例多数达到了有效的血糖控制。见表1
5 讨论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患病率由21世纪初的3.2%(个别地区超过5%) [3] 增加至9.7% [4]。糖尿病治疗有传统意义上的“五驾马车”,即饮食、运动、健康教育、药物、血糖监测。近年来,糖尿病患者心理治疗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通过心理干预,可以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可以给患者带来希望和力量,在治疗上有利于形成合力,达到血糖的平稳控制。通过笔者的护理体会,糖尿病人的心理护理也是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关键环节,本文91例糖尿病患者就是成功的经验总结,值得进一步推广。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周郁秋. 临床心理学[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56 157.
[2]Keith Nichols. 临床心理护理指南[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68 69.
[3]许樟荣.护士在糖尿病教育和管理中承担着重大责任[J].中华护理杂志, 2004, 39(10): 727-729.
[4]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11, 9., 百拇医药(吴月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