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在临床中如何安全应用
目前,呼吸机广泛应用于临床,常用于治疗呼吸疾病,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呼吸机的使用工程中存在系列安全问题,随着呼吸机应用广泛,越来越明显。对于所存在的安全风险,工作人员需保持高度重视,避免出现医疗事故。因此,如何有效改善呼吸机使用情况,促进安全风险降低,成为临床面对重点问题。笔者将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分析呼吸机的应用安全。
1、呼吸机使用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院业务量逐渐增多,患者数量增多,呼吸机配置数量也不断增加,每个科室都被要求管理和操作呼吸机,负责每天清洁与消毒等系列工作。为了医护人员能够尽快掌握呼吸机有关操作,在机器旁边均放置操作手册,且详细记录报警处理方法。然而根据目前使用情况可见呼吸机操作中存在许多问题,就我院近期保修情况来货,烟瘾最多的为机械因素管理。
2、故障原因分析
设备出现故障原因有很多,除了认为因素以外,还包括保养不力、使用频繁、设备老化。由于呼吸机存在使用年限,若长期使用,设备部分元件将出现老化。随着我院患者数量不断增多,呼吸机需求也随之增加,其使用频率加大,使用过程中,医护人员往往存在忽略设备保养问题,使得呼吸机出现内部故障。
3、呼吸机使用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
在医疗过程中,呼吸机极易发生系列问题,其中较为严重的问题为交叉感染。患者在呼吸机使用过程中,极易引发呼吸相关性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一种在进行机械通风后的48h与拔管后48h之间发生的肺炎,是属于医院获得性肺炎,高发于重症监护室患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若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威胁患者的生命,同时其住院时间将会被延长,增加患者的经济压力,降低了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有关研究报道指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为主要的院内获得性肺炎,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对于机械通气患者,其发生率为49%-70%。
目前,医院所配置的呼吸机在数量与型号中均存在差异,不同科室医护人员使用熟练程度也存在差异,部分可使操作人员技术水平高,操作熟练,但部分医护人员应用频率低,在操作技术水平中存在欠缺,一旦发生操作不当,将出现机器报警,引发故障。
当患者需要使用呼吸机时,医护人员应当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严格把关。由于患者的通气条件存在差异,且通气模式的要求也存在差异,所需调节参数较多。因此医护人员应当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参数,例如氧浓度、呼吸频率等。另外,有关报警设置非常关键,需严格控制,一旦出现误报将可能造成患者危险境地,轻者使患者治疗时间被耽误,重者造成患者死亡。
(4)呼吸机易损部件更换情况不理想
由于在常年的使用过程中负荷量过大,严重损坏自身的一些零件。如果平时保养与修护不到位,操作者也无法将参数调到适合病人的安全使用程度。所以,将耗损量大的部件进行更换与检测,能够起到延长使用期限的作用。
4、加强患者的护理干预
在患者的病情允许下,抬高床头约30°-45°,即保持半卧位体位,辅助患者进行翻身,有助于痰液引流。气管插管之前,严格消毒口腔,气管插管以后,使用氯已定溶液对口腔进行护理,每天-6次。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操作时,采用六步洗手法、无菌手套等,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运用负压(150mmhg以下)持续进行声门下吸引,对声门下与插管气囊间分泌物进行有效清除。使用专用气囊测压表对气囊压力进行监测,确保水平保持在25-30cm H2O,并每隔4h进行1次监测,以及在更换体位、吸痰后30min、鼻饲前后30min分别进行监测。加强管理呼吸机管路,定时排空集水瓶,并取环路最低位放置,及时对管路冷凝水进行清理,避免冷凝水倒流,同时7天进行1次更换,若出现污染及时更换。运用加温湿化器、人工鼻行气道湿化处理,避免气管黏膜干燥、分泌物黏稠。若患者伴随咳嗽、呼吸窘迫等症状,需立即吸痰,同时不可过多吸痰,避免刺激。对胃液PH进行监测,避免过多的胃残留量。进行肢体功能锻炼与弹力袜,避免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5、呼吸机的使用管理
(1)严把设备质量关加强预防维护
必须严格执行呼吸机检测与维修的过程,每三个月进行一次护理与预防维护,相关人员要做好维护记录,什么部件出现问题要及时的进行维修。如果呼吸机耗损严重,那么要依照程序对其申请报废。医院各部门必须依照规定,将不能达到标准的呼吸机予以报废。
(2)呼吸机安全使用建议
呼吸机的预防性維护是管理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工作。通常情况下,每3~4个月维护一次为佳,及时做好维护记录。当发现某个部件出现问题时,要及时进行维修。如果损耗十分严重,必须对其进行报废。不管是否超出医院的预算,必须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以患者的健康安全为主。
由于使用手续比较复杂,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所以必须有专业的管理人员对其进行管理与维护,并定期跟进维护记录,更换相关的元件等等。医院需要建立起完善的安全用人制度,当出现问题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严格把控风险。, http://www.100md.com(张超)
1、呼吸机使用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院业务量逐渐增多,患者数量增多,呼吸机配置数量也不断增加,每个科室都被要求管理和操作呼吸机,负责每天清洁与消毒等系列工作。为了医护人员能够尽快掌握呼吸机有关操作,在机器旁边均放置操作手册,且详细记录报警处理方法。然而根据目前使用情况可见呼吸机操作中存在许多问题,就我院近期保修情况来货,烟瘾最多的为机械因素管理。
2、故障原因分析
设备出现故障原因有很多,除了认为因素以外,还包括保养不力、使用频繁、设备老化。由于呼吸机存在使用年限,若长期使用,设备部分元件将出现老化。随着我院患者数量不断增多,呼吸机需求也随之增加,其使用频率加大,使用过程中,医护人员往往存在忽略设备保养问题,使得呼吸机出现内部故障。
3、呼吸机使用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
- 呼吸机交叉感染的控制不够
在医疗过程中,呼吸机极易发生系列问题,其中较为严重的问题为交叉感染。患者在呼吸机使用过程中,极易引发呼吸相关性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一种在进行机械通风后的48h与拔管后48h之间发生的肺炎,是属于医院获得性肺炎,高发于重症监护室患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若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威胁患者的生命,同时其住院时间将会被延长,增加患者的经济压力,降低了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有关研究报道指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为主要的院内获得性肺炎,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对于机械通气患者,其发生率为49%-70%。
- 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存在差异
目前,医院所配置的呼吸机在数量与型号中均存在差异,不同科室医护人员使用熟练程度也存在差异,部分可使操作人员技术水平高,操作熟练,但部分医护人员应用频率低,在操作技术水平中存在欠缺,一旦发生操作不当,将出现机器报警,引发故障。
- 参数设置和患者状况不相符
当患者需要使用呼吸机时,医护人员应当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严格把关。由于患者的通气条件存在差异,且通气模式的要求也存在差异,所需调节参数较多。因此医护人员应当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参数,例如氧浓度、呼吸频率等。另外,有关报警设置非常关键,需严格控制,一旦出现误报将可能造成患者危险境地,轻者使患者治疗时间被耽误,重者造成患者死亡。
(4)呼吸机易损部件更换情况不理想
由于在常年的使用过程中负荷量过大,严重损坏自身的一些零件。如果平时保养与修护不到位,操作者也无法将参数调到适合病人的安全使用程度。所以,将耗损量大的部件进行更换与检测,能够起到延长使用期限的作用。
4、加强患者的护理干预
在患者的病情允许下,抬高床头约30°-45°,即保持半卧位体位,辅助患者进行翻身,有助于痰液引流。气管插管之前,严格消毒口腔,气管插管以后,使用氯已定溶液对口腔进行护理,每天-6次。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操作时,采用六步洗手法、无菌手套等,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运用负压(150mmhg以下)持续进行声门下吸引,对声门下与插管气囊间分泌物进行有效清除。使用专用气囊测压表对气囊压力进行监测,确保水平保持在25-30cm H2O,并每隔4h进行1次监测,以及在更换体位、吸痰后30min、鼻饲前后30min分别进行监测。加强管理呼吸机管路,定时排空集水瓶,并取环路最低位放置,及时对管路冷凝水进行清理,避免冷凝水倒流,同时7天进行1次更换,若出现污染及时更换。运用加温湿化器、人工鼻行气道湿化处理,避免气管黏膜干燥、分泌物黏稠。若患者伴随咳嗽、呼吸窘迫等症状,需立即吸痰,同时不可过多吸痰,避免刺激。对胃液PH进行监测,避免过多的胃残留量。进行肢体功能锻炼与弹力袜,避免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5、呼吸机的使用管理
(1)严把设备质量关加强预防维护
必须严格执行呼吸机检测与维修的过程,每三个月进行一次护理与预防维护,相关人员要做好维护记录,什么部件出现问题要及时的进行维修。如果呼吸机耗损严重,那么要依照程序对其申请报废。医院各部门必须依照规定,将不能达到标准的呼吸机予以报废。
(2)呼吸机安全使用建议
呼吸机的预防性維护是管理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工作。通常情况下,每3~4个月维护一次为佳,及时做好维护记录。当发现某个部件出现问题时,要及时进行维修。如果损耗十分严重,必须对其进行报废。不管是否超出医院的预算,必须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以患者的健康安全为主。
由于使用手续比较复杂,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所以必须有专业的管理人员对其进行管理与维护,并定期跟进维护记录,更换相关的元件等等。医院需要建立起完善的安全用人制度,当出现问题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严格把控风险。, http://www.100md.com(张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