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大黄抗炎作用机制分析*
网络图,靶点,1材料与方法,2结果与分析,3讨论
仁增加,切羊让忠,2,华吉卓玛,贡却坚赞,2※(1.青海大学藏医学院,青海 西宁 810016;2.藏药新药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青海 西宁 810016;3.海西州蒙藏医医院,青海 德令哈 817000)
大黄为寥科植物掌叶大黄palmatumL.、唐古特大黄RheumtanguticumMaxim,exBalf.或药用大黄RheumofficinaleBaill.的干燥根和根茎,是中藏药常用的药材。现代研究表明,大黄成分主要包括蒽醌类衍生物、蒽酮类衍生物和二苯乙烯类、鞣质类、酰基糖苷类、色酮类、苯丁酮苷类等各类型化合物,具有泻下、抗肿瘤、抗炎镇痛、保肝利胆、降血脂、改善肾功能等药理作用。近几年,有关大黄抑制炎症发生发展的研究报道较多[4],但从细胞和分子层面揭示大黄抗炎作用机制的研究甚少。网络药理学是基于系统生物学的理论,对药物的有效成分进行多靶点、多途径生物系统网络图分析的学科。本研究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大黄有效成分的抗炎关键靶点、功能、通路进行分析,揭示其抗炎作用机制,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化学成分查找与主要活性成分筛选
本文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http://lsp.nwu.edu.cn/tcmsp.php)检索大黄的所有化学成分,共查找了92个化合物。通过评价成分的体内过程,以口服生物利用度(oralbioavailability,OB)≥30%和类药性(drug-like,DL)≥0.18为标准筛选中药的活性成分[1]。其中OB值是评价药物能否发挥药效的重要指标,DL值代表成分与已知化学药的相似性,这两个值对确定中药成分是否对机体产生活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2]。
1.2 活性成分对应的靶点信息获取
根据筛选出来的活性成分在TCMSP数据库中查找与之相对应的靶点,并进一步使用R软件将其靶点数据在UniProt数据库进行靶基因注释及确认。运用Cytoscape 3.7.2软件(http://www.Cytoscape.org/)构建大黄化合物-靶点网络图。
1.3 疾病靶点的收集与整理
以inflammation、inflammatory为检索词,在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https://www.genecards.org/)、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https://omim.org/)检索与之相关的靶点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81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