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结肠癌手术治疗中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的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在老年结肠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老年结肠癌患者,采用抽签法均分为两组,实验组(n=44)的治疗方案为完整肠系膜切除术,参照组(n=44)的治疗方案为传统结肠癌根治术,对比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效果、并发症以及2年内生存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淋巴结清扫数量多于参照组,實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55%,显著低于参照组的27.27%,实验组的2年内生存率为79.55%,对比参照组的59.09%更高,两组数据比较P<0.05。结论:在老年结肠癌治疗中,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的应用价值高于传统结肠癌根治术。
[关键词]老年;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清扫淋巴结;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735.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03-000-01
结肠癌是指起病于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以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为好发部位,在老年人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临床对于结肠癌患者的治疗是以手术为主,但老年患者因机体耐受性差、基础疾病多等因素,会使其手术治疗更具风险性,因此在术式选择上应更加慎重。此次研究意在探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在老年结肠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现汇报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数据将2016年1-12月收治的老年结肠癌患者纳入研究小组,共计88例,来院后均行直肠镜检、腹部平片、纤维结肠镜、钡剂灌肠等检查,被诊断为结肠癌。其中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40例;年龄为60-79岁,中位值为(687±4.4)病程在1个月-3.5年之间不等,平均(4.2±1.2)个月。采用抽签法均分为实验组(n=44)与参照组(n=44);二组数据对比得出P>0.05,具有研究可比性。
人组患者均为自愿参与研究,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实验组:为患者采用完整肠系膜切除术,麻醉方案为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式全身麻醉,之后取平卧位,分离系膜层与脏层,针对左半结肠癌者,先将脾区游离,自后腹平面上对乙状结肠系膜进行锐性分离,且需将肾周脂肪保留,让输尿管与生殖血管被腹膜下筋膜覆盖住。针对右半结肠癌者,利用Kocher手法掀起胰头、十二指肠,将系膜根部游离直至肠系膜上动脉终端,将血管充分显露,并从覆盖胰腺钩突与十二指肠表面的系膜对侧,对结肠系膜根部进行游离,让肠系膜上静脉充分显露。之后对淋巴结进行全面清扫,尽量保证层筋膜完整,将结肠供血血管根部显露出来,予以高位结扎处理,最后要扩大切除联合脏器。
参照组:为患者采用传统结肠癌根治术,麻醉方案与体位选择同实验组,切除病变结肠,清扫肿瘤区域淋巴结,对肠管远近切缘的切除与肿瘤间距应不小于10cm,对肠周、供血血管根部淋巴结也要进行仔细清扫。
1.3评价指标①淋巴结清扫数量、术中出血量。②并发症发生率。③2年内生存率。
1.4统计学方法将研究所得数据均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是以(x±s)的形式表示,组间比较结果行f值检验,计数资料是以(n,%)的形式表示,组间比较结果行x2值检验,当P<0.05时提示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研究结果
2.1二组老年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对比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要少于参照组,淋巴结清扫数量多于参照组,经统计P<0.05;详见表1。
2.2对比二组老年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与参照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55%、27.27%,前者明显低于后者,经统计P<0.05;见表2。
2.3对比二组老年患者的生存率随访两年,实验组患者的生存率为79.55%(35/44),显著高于参照组的5909%(26/44),经统计x2=4.3279,P=0.037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结肠癌的发病与高脂肪和低纤维饮食密切相关,患者发病后会有腹胀、消化不良、黏液便或黏液脓血性便等表现,对其消化系统健康具有严重影响,甚至可危及生命。手术是治疗结肠癌的首选疗法,其目的是切除病变组织、清扫淋巴结,帮助患者延长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传统的结肠癌根治术较为粗糙,手术创伤大,且癌细胞在分离过程中常因受到挤压而向周围扩散,具有较高的术后复发风险。我科目前主张为老年患者采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术中是对融合平面进行钝性分离处理,将系膜完整切除,并行高位结扎处理,这样能够获得更加彻底的淋巴结清扫效果;且手术操作对周围血管损伤较小,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吻合口瘘、出血等风险。此次研究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淋巴结清扫数量多于参照组,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组间比较P<005,这一结果与黄文伟,曾国祥的研究结果相一致,也再次证实了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老年结肠癌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此外,本研究中随访发现,实验组的2年内生存率高于参照组,二组比较P<0.05,说明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的远期疗效也较好。
综上所述,为老年结肠癌患者,应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具有疗效好、出血少、并发症少等优势,对提高患者生存率也有一定帮助,值得推广。, 百拇医药(张祝勇)
[关键词]老年;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清扫淋巴结;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735.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03-000-01
结肠癌是指起病于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以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为好发部位,在老年人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临床对于结肠癌患者的治疗是以手术为主,但老年患者因机体耐受性差、基础疾病多等因素,会使其手术治疗更具风险性,因此在术式选择上应更加慎重。此次研究意在探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在老年结肠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现汇报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数据将2016年1-12月收治的老年结肠癌患者纳入研究小组,共计88例,来院后均行直肠镜检、腹部平片、纤维结肠镜、钡剂灌肠等检查,被诊断为结肠癌。其中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40例;年龄为60-79岁,中位值为(687±4.4)病程在1个月-3.5年之间不等,平均(4.2±1.2)个月。采用抽签法均分为实验组(n=44)与参照组(n=44);二组数据对比得出P>0.05,具有研究可比性。
人组患者均为自愿参与研究,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实验组:为患者采用完整肠系膜切除术,麻醉方案为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式全身麻醉,之后取平卧位,分离系膜层与脏层,针对左半结肠癌者,先将脾区游离,自后腹平面上对乙状结肠系膜进行锐性分离,且需将肾周脂肪保留,让输尿管与生殖血管被腹膜下筋膜覆盖住。针对右半结肠癌者,利用Kocher手法掀起胰头、十二指肠,将系膜根部游离直至肠系膜上动脉终端,将血管充分显露,并从覆盖胰腺钩突与十二指肠表面的系膜对侧,对结肠系膜根部进行游离,让肠系膜上静脉充分显露。之后对淋巴结进行全面清扫,尽量保证层筋膜完整,将结肠供血血管根部显露出来,予以高位结扎处理,最后要扩大切除联合脏器。
参照组:为患者采用传统结肠癌根治术,麻醉方案与体位选择同实验组,切除病变结肠,清扫肿瘤区域淋巴结,对肠管远近切缘的切除与肿瘤间距应不小于10cm,对肠周、供血血管根部淋巴结也要进行仔细清扫。
1.3评价指标①淋巴结清扫数量、术中出血量。②并发症发生率。③2年内生存率。
1.4统计学方法将研究所得数据均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是以(x±s)的形式表示,组间比较结果行f值检验,计数资料是以(n,%)的形式表示,组间比较结果行x2值检验,当P<0.05时提示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研究结果
2.1二组老年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对比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要少于参照组,淋巴结清扫数量多于参照组,经统计P<0.05;详见表1。
2.2对比二组老年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与参照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55%、27.27%,前者明显低于后者,经统计P<0.05;见表2。
2.3对比二组老年患者的生存率随访两年,实验组患者的生存率为79.55%(35/44),显著高于参照组的5909%(26/44),经统计x2=4.3279,P=0.037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结肠癌的发病与高脂肪和低纤维饮食密切相关,患者发病后会有腹胀、消化不良、黏液便或黏液脓血性便等表现,对其消化系统健康具有严重影响,甚至可危及生命。手术是治疗结肠癌的首选疗法,其目的是切除病变组织、清扫淋巴结,帮助患者延长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传统的结肠癌根治术较为粗糙,手术创伤大,且癌细胞在分离过程中常因受到挤压而向周围扩散,具有较高的术后复发风险。我科目前主张为老年患者采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术中是对融合平面进行钝性分离处理,将系膜完整切除,并行高位结扎处理,这样能够获得更加彻底的淋巴结清扫效果;且手术操作对周围血管损伤较小,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吻合口瘘、出血等风险。此次研究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淋巴结清扫数量多于参照组,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组间比较P<005,这一结果与黄文伟,曾国祥的研究结果相一致,也再次证实了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老年结肠癌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此外,本研究中随访发现,实验组的2年内生存率高于参照组,二组比较P<0.05,说明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的远期疗效也较好。
综上所述,为老年结肠癌患者,应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具有疗效好、出血少、并发症少等优势,对提高患者生存率也有一定帮助,值得推广。, 百拇医药(张祝勇)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肠道疾病 > 类癌及类癌综合征 > 结、直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