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内涵与临床外延(1)
摘要:笔者通过中西医两个不同理论体系、并结合一些临床表现观察,通过解剖生理、病理路径理解“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与大肠在生理上相互促进,病理上相互影响。“肺与大肠相表里”有其存在的理论基础,从一些临床疾病现象观察,也证明了这一理论的科学性,为临床某些病证的诊治提供诊断思路。
关键词:肺与大肠;相表里;中医学
中图分类号:R2-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04-136-002
1“肺朝百脉”与大肠血供的解剖学及临床疾病认识
《灵枢》记载:“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大肠手阳明之脉-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从解剖学角度认识,大肠的静脉回流系统最终归属于下腔静脉系,该静脉为是收集腹部、盆部、下肢部静脉血回心的一系列管道;下腔静脉血由右心房右心室收纳,经肺动脉到达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在此排出二氧化碳,吸收新鲜氧气,变静脉血为动脉血,然后再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左心房的血再入左心室,又经大循环遍布全身。其回流路径即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全身组织处的毛细血管。由上可见,中医所言“肺朝百脉”与上述体循环、肺循环均有极大的相似之处,有着类似的解剖和脏腑结构基础。临床上慢性阻塞性肺病到终末期都会并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及呼吸衰竭,呼吸衰竭患者常常合并消化道功能障碍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9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