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食疗与健康》 > 202016
编号:13819056
临床微生物检验控制医院内感染的有效性及临床意义
http://www.100md.com 2020年8月15日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16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微生物检验控制医院内感染的有效性及临床意义。方法:从本院2018年10月~2019年9月住院治疗的患者中筛选出10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比组患者(51例)按照常规治疗方法治疗,探究组患者(51例)联合临床微生物检验进行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治疗干预。对比两组发生的概率和医院内感染的严重程度。结果:发生医院内感染情况比较,探讨组感染率为5.88%(P<0.05),对比组为19.61%,组间比较,探讨组的医院内感染率更低(P<0.05)。医院内感染严重程度比较,探讨组的轻度感染和重度感染比例比对比组低(P<0.05)。两组中度感染比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进行临床微生物检验,可以对感染源、易感人群以及传播途径进行提示,进行提前预防,有效的降低了医院内感染的概率。

    【关键词】临床微生物检验;医院内感染;有效性;临床意义

    [中图分类号]R44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0)16-0-02

    院内感染是患者在医院内由于内源性或者外源性因素导致的感染,既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还包括在院内获得,在出院后继发的感染[1]。感染的主要发病原因,是致病微生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对宿主发生作用导致的一种病理过程,医院内感染也是如此[2]。为此,为了降低微生物对患者机体和免疫力的损害,需要定期对住院病人展开微生物检验[3]。

    这样做的目的,是能够对微生物的传播情况进行了解并提前预防。为了进一步验证微生物检验对病原菌感染的控制作用,本研究对102例患者进行了研究,旨在探讨临床微生物检验控制医院内感染的有效性及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材料 从本院2018年10月~2019年9月住院治疗的患者中筛选出10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探究组患者(51例)和对比组患者(51例)。探讨组,男患者和女患者的比例为28:23,年龄方面,最高值為80岁,最低值为18岁,均值为(40.45±8.66)岁。住院时间为9~50天,平均(20.56±4.59)天。科室分布为:内科30例,外科21例。对比组,男患者和女患者的比例为9:8,年龄方面,最高值为80岁,最低值为19岁,均值为(40.68±8.70)岁。住院时间为10~50天,平均(21.08±5.10)天。科室分布为:内科31例,外科20例。患者入院前没有发生感染。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1)对比组:对比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措施,并可提前做好医院内消毒、灭菌工作,防止空气中病原菌的传播。合理为患者使用抗生素。(2)探讨组:探讨组采取微生物检验措施进行辅助治疗。微生物检验方法如下:收集患者以及院内可以的感染源和感染人群的检验标本,进行无菌保存,制成检验标本,进行细菌检测和抗菌性实验。与常规的微生物指标进行对比,明确高危感染源和人群。临床医师可以根据微生物检验结果,对感染源、高危人群以及传播途径进行预防和阻断,对患者进行临床合理用药,预防院内感染。并采取相应的院内消毒和灭菌措施,进行病房内的隔离,尽量降低微生物的传播范围和途径。并以临床细菌检验结果为准,为患者合理使用抗生素。注意抗生素的合理用量,防止由抗生素滥用导致的继发感染情况和耐药菌尤其是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1.3观察指标 (1)根据临床微生物检验结果,以《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为依据,评估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感染:患者治疗中疾病反复发作,且机体内致病微生物指标超标,引发炎性症状。未感染:患者治疗期间,病情逐渐好转,机体内致病微生物指标未超标且未发现炎性症状。(2)对两组患者医院内感染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

    1.4统计学分析 将本组研究数据录入SPSS 22.0软件,进行统一计算。使用[例(%)]代表医院内感染率和严重程度,以卡方值检验。当P<0.05时,组间比较存在差异。

    2 结果

    2.1两组医院内感染发生率比较 组间比较,探讨组的医院内感染率更低(P<0.05),见表1。

    2.2两组医院内感染严重程度比较 组间比较,探讨组的轻度感染和重度感染比例比对比组低(P<0.05)。两组中度感染比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

    3 讨论

    医院内感染,分为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主要是指患者本身携带的多种微生物病原菌,在一定的条件下,发展成为致病病菌,导致发生院内感染[4]。外源性感染,则是具备了一定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必要条件产生的。由此可见,合理的预防措施,可以将致病病菌的传播进行控制,将传染途径进行阻断,有效的降低医院内感染的概率[5]。除了采取常规的消毒、灭菌以及合理使用抗生素类预防药物以外,采取临床微生物检验的方式,也可以对医院内感染情况进行控制[6]。通过微生物检验,不仅可以明确感染源和感染途径,还可以对微生物耐药情况进行了解,将感染途径进行切断。微生物检验,还可以为临床医生的合理用药提供依据,这对于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既可以降低医院内感染率,还可以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节省医疗资源,使患者能够早日出院,提高医院病房床位的循环利用率,对于临床诊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发生医院内感染情况比较,探讨组感染率为5.88%(P<0.05),对比组为19.61%,组间比较,探讨组的医院内感染率更低(P<0.05)。这说明,与常规的预防医院内感染措施相比,联合微生物检验方法,可以提高控制医院内感染的科学性。也更加具有针对性,使得医院内感染的概率明显降低。医院内感染严重程度比较,探讨组的轻度感染和重度感染比例比对比组低(P<0.05)。两组中度感染比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这可能是因为微生物检测对传染源、传播途径以及易感人群具有明显的指示作用,使得临床用药更加合理,患者的感染情况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综上所述,开展临床微生物检验干预,不仅能够对感染源、易感人群以及传播途径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还能够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的准确性。使控制院内感染的措施更加有效,通过提前预防和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医院内感染的概率明显降低。

    参考文献

    [1] 李荷楠, 曾吉, 金炎, 等. 2016年中国12家教学医院院内感染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和抗菌药物耐药监测研究[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18, 41(9): 651-657.

    [2] 于新芬, 潘劲草, 杨旭辉, 等. 杭州市儿童急性呼吸道Saffold心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流行病学分析[J].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18, 11(2): 96-101.

    [3] 陈云霞, 谷丽, 胡小鹏, 等. 肾移植后反复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特征和病原学特点[J].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2018, 39(10): 586-591.

    [4] 陈琪, 阮嫣赟, 郑蓓佳, 等. 流式微珠阵列检测Th1/Th2细胞因子谱在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J].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18, 11(3): 205-208.

    [5] 赵云, 王蕾, 郭雅萌, 等. 数字聚合酶链反应及其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J]. 微生物与感染, 2019, 14(3): 185-192.

    [6] 邱虹, 王卫彪, 李岱, 等.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病原菌种类及其耐药情况分析[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8, 37(12): 1365-1368.

    作者简介:梁国梅(1974-),女,主管检验师,主要从事检验科工作。,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