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21年第3期
编号:451313
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对冠心病并二尖瓣反流临床应用价值
http://www.100md.com 2021年7月22日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第3期
心房,1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2入选标准,3影像学检查,4统计学方法,2结果,1二尖瓣反流检出情况,2各组常规超声心动图和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相关参数比较,3各组三维斑点追踪成像心肌应变参数比较,4主
     黄瑞丽,谭卫锋,董凌云,王纳,梅世月

    (1 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河南 驻马店 463000;2 郑州大学)

    二尖瓣反流是冠心病常见的并发症[1]。一旦冠心病病人合并二尖瓣反流,且长时间得不到合理处理,其左心容量负荷及压力将明显增加,导致左心房出现适应性反应,左心房原发性扩大后射血分数升高[2]。而这种因二尖瓣反流引起的左心房功能变化将对左心室功能造成负面影响,使得心排血量降低,出现诸多临床症状[3]。此外,左心房一旦发生心肌重塑将直接对心脏的舒张或收缩功能带来影响,可引起卒中、心力衰竭甚至猝死[4]。可见尽早为冠心病病人检出二尖瓣反流并给予合理有效的治疗,对改善病人预后极为关键。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是一种用于评价心脏房室腔功能与心肌运动功能的新技术,该技术与传统超声技术比较,不存在角度依赖性,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心肌功能变化情况,现已被广泛用于左心室功能的评估[5]。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近年来被较多用于左心室功能变化的检测,但将其用于因冠状动脉病变引起的心肌缺血诱发的心脏左心室功能改变的评估相关研究并不多见。本研究旨在观察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用于冠心病合并二尖瓣反流的临床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征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后,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19年3月收治的110例冠心病病人作为冠心病组,其中男性60例,女性50例;年龄41~80 岁,平均(60.47±12.14)岁;体质量45~81 kg,平均(60.15±11.12)kg;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37例,高中及中专45 例,大专及以上28 例。参照相关标准[6],按照有无二尖瓣反流发生将冠心病病人分为单纯冠心病组(B组)与合并二尖瓣反流组(C组)。抽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A 组),其中男性55例,女性45例;年龄40~80 岁,平均(60.14±11.59)岁;体质量46~82 kg,平均(61.01±12.01)kg;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34例,高中及中专41 例,大专及以上25 例。两组性别、年龄、体质量、受教育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①冠心病组病人全部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符合《2015年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7]中冠心病的诊断标准;②对照组均为健康体检者,无合并疾病,均接受体格检查、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等检查,结合临床病史证实身体无异常;③所有研究对象对本次研究的内容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18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