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大鲵实验室饲养及蜕皮和体表粘液收集方法
抗菌肽,1材料与方法,2结果,3讨论
许永杰,李学英, 王大忠,罗蔓莉,耿娜娜,郑 翔(1.遵义医学院 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贵州 遵义 563099; 2.遵义师范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2)
大鲵(Andriasdavidianus),俗称娃娃鱼,属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我国主要分布在贵州、陕西、湖南等地。其被誉为“活化石”,具有很高的食用及药用价值,被国家列为Ⅱ类重点保护动物。王利峰等发现大鲵皮肤分泌粘液中含有抗菌肽,能够在浓度为12~22μg /mL时具有对革兰阴性和革兰阳性细菌的抑菌作用[1]。Guo等报道大鲵粘液提取物具有磷酯酶A2活性,大鲵的粘液和蜕皮是提取DNA的优质材料[2-3]。从粘液和蜕皮中提取DNA与从肝脏等中提取DNA相比,明显具有非损伤性的优势[4]。非损伤性取材或其他科学研究都需要将大鲵人工饲养一段时间,然而实验室大多不具备养殖场所具备的水源、食物、气温等条件,因此提供实验室成功饲养大鲵的数据和资料显得很有必要。鉴于此,本文提供了1年实验室成功饲养大鲵和用于大鲵皮肤粘液和蜕皮收集的基本数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鱼缸(长120 cm,宽45 cm,高30 cm),BS110S型电子天平(北京塞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红水温度计(衡水布莱迪仪表有限公司),FP-1006型增氧机(西安广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YSD-4G型药理、生理实验多用仪(北京众实迪创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空调(格力电器股份公司)。
1.2 实验动物 人工养殖第2代大鲵1条,全长94 cm,体重5.75 kg,雌性,购于贵定锦江娃娃鱼有限责任公司。
1.3 实验方法
1.3.1 大鲵饲养方法 模拟野生大鲵阴暗的生长环境,用黑纸将玻璃鱼缸全部封闭,鱼缸上面搭盖黑色遮盖物,使鱼缸内不见光线。将大鲵小心放进鱼缸内,避免刮擦伤。饲养过程中将大鲵放于安静的实验室。养殖用水为在空气中静置3 d的自来水,pH值为6.65~7.16,增氧机增加溶氧量,连续不断供氧, 根据天气变化的情况和水质的混浊度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88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