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阳病只是胆经病吗?
伤寒论,经脉,1易理之少阳,2以自然为象认识少阳病,1少阳为一阳,2春为少阳,3鸡鸣至平旦为少阳,4五行之木为少阳,3以人体为象认识少阳,1以表里分阴阳,少阳为半表半里,2以内外分阴阳,内外之通道属少阳,3以前后分阴阳,胸背的交界为少阳
施 巍,俞 洋,施 荣(1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上海 201999; 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急诊科,上海 201203)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继承《周易》之易理,与五行相合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阴阳、五行学说。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简称《伤寒论》)中将“阴阳”理论进一步深化,结合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理论首创六经辨证体系。少阳病为六经病之一。有关少阳病近年论述颇丰,究其原由,与少阳病特殊病机有关。笔者现结合《周易》之阴阳学说及《内经》中五行、脏腑、经络理论,从自然和人体的角度阐述对少阳病的粗浅认识,探讨少阳病并非只是胆经病。
1 易理之少阳
2 以自然为象认识少阳病
孔子曰:“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象是自然、万物、社会、人之象。阴阳具有“数之可百,推之可千”的无限可分和相对性。象不同,少阳含义有异。中医强调“道法自然”和“天人合一”[3]。如果以自然为“象”认识少阳,则少阳病具有特定属性和发病规律。
2.1 少阳为一阳
《系辞》曰:“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古人观察自然现象发现,少阳是由黑夜转为光明,由寒冷转为炎热的过渡阶段,是由一阴生一阳爻而成。王冰曰:“阳气未大,故曰少阳。”同时,少阳与太阳、阳明相对,为一阳,是稚阳、嫩阳、弱阳,其所化之“火”亦为“小火”,其临床表现也仅为“咽干”,而非“烦渴引饮”。在邪正斗争方面,“少阳为嫩阳,为日之初出,寒留于半表者,不遽散,热出于半里者,未即舒;邪正相争,往来寒热,更实更虚,休作有时”。其疾病状态变化多端,如《伤寒论》所述之“寒热往来”,及小柴胡汤证中的七个或然证[4]。在治疗方面,因少阳为弱阳、小阳,治疗少阳病忌用汗、吐、下之法,当以“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的和解之法为准绳,防止出现“汗则谵语”“吐下则悸而惊”。同时,小柴胡汤“去滓再煎”也是和解之法的重要体现。
2.2 春为少阳
《尚书·尧典》记载“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以“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确立四季。对天地间四季更替的认识乃“天地之间,一气而已”。四季中阴阳之气消长,在春季表现为“冬至阳爻起初”“动之小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36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