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比浊法测定并控制小容量注射剂中间产品细菌内毒素(2)
3.2.2供试品制备及最大有效稀释倍数的确定
本品细菌内毒素限值为1.2EU/ml,标准曲线的最低浓度为0.03EU/ml,供试品的最大有效稀释倍数MVD=CL/λ=2(mg/ml)*1.2(EU/mg)/0.03=80倍。
3.2.3干扰试验
根据标准曲线内毒素浓度的设置,选择0.25EU/ml作为靠近曲线中点的内毒素浓度,取批号为1801101的样品,用BET检查用水将供试品分别稀释4、8、16、32、80倍,作为供试品溶液1,同时制备含上述供试品并含内毒素为λ0.25EU/ml的溶液2,分别取上述溶液各0.1ml,分别加到预先加入0.1ml鲎试剂的反应管内,混合均匀,插入细菌内毒素检测仪内进行检测,每一浓度作2管。测定结束后,按标准曲线回归方程分别计算供试品溶液和含标准内毒素的供试品溶液的内毒素含量,并计算该试验条件下的回收率R。
另取批号为2、3的样品,稀释8倍制备成溶液A和含相同供试品浓度并含内毒素为λ0.25EU/ml的溶液B,依法检查,结果B液回收率均在50-200%,符合要求。
3.2.4 对6批产品生产过程中间产品取样检查
在原辅料、注射用水、气体、生产环境等排查合格的基础上,对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产品取样,比浊法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结果如下。
以上结果可以看出,采用比浊法对生产过程中的細菌内毒素进行检测,结果量化更直观,除菌过滤工艺虽能去除一部分内毒素,但效果不好;该研究产品采用100℃湿热消毒法,虽不能达到F0值大于12的严格意义上的灭菌,但加热法相比除菌过滤法能更有效地降低内毒素。
总结:小容量注射剂对细菌内毒素的控制应严格按照GMP的要求,在生产中进行全方位动态化内毒素定量控制,了解产品的原始内毒素负荷,生产环境和人员等过程负荷状况等,以确保产品稳定性,符合设计要求,提高产品质量。
参考文献
[1]蒋显利.大容量注射剂(大输液)生产过程中细菌内毒素的控制[J].今日健康,2015(14):9.
[2]胡文滨.无菌产品细菌内毒素的控制[J].河北省科学院学报,2010(27):4.
[3]张娟等.动态浊度法测定阿奇霉素中细菌内毒素含量[J].中国药学,2014(22):112.
[4]祝清芬等.动态浊度法测定多西他赛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的含量[J].中国药房,2011(22):1., http://www.100md.com(王静)
本品细菌内毒素限值为1.2EU/ml,标准曲线的最低浓度为0.03EU/ml,供试品的最大有效稀释倍数MVD=CL/λ=2(mg/ml)*1.2(EU/mg)/0.03=80倍。
3.2.3干扰试验
根据标准曲线内毒素浓度的设置,选择0.25EU/ml作为靠近曲线中点的内毒素浓度,取批号为1801101的样品,用BET检查用水将供试品分别稀释4、8、16、32、80倍,作为供试品溶液1,同时制备含上述供试品并含内毒素为λ0.25EU/ml的溶液2,分别取上述溶液各0.1ml,分别加到预先加入0.1ml鲎试剂的反应管内,混合均匀,插入细菌内毒素检测仪内进行检测,每一浓度作2管。测定结束后,按标准曲线回归方程分别计算供试品溶液和含标准内毒素的供试品溶液的内毒素含量,并计算该试验条件下的回收率R。
另取批号为2、3的样品,稀释8倍制备成溶液A和含相同供试品浓度并含内毒素为λ0.25EU/ml的溶液B,依法检查,结果B液回收率均在50-200%,符合要求。
3.2.4 对6批产品生产过程中间产品取样检查
在原辅料、注射用水、气体、生产环境等排查合格的基础上,对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产品取样,比浊法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结果如下。
以上结果可以看出,采用比浊法对生产过程中的細菌内毒素进行检测,结果量化更直观,除菌过滤工艺虽能去除一部分内毒素,但效果不好;该研究产品采用100℃湿热消毒法,虽不能达到F0值大于12的严格意义上的灭菌,但加热法相比除菌过滤法能更有效地降低内毒素。
总结:小容量注射剂对细菌内毒素的控制应严格按照GMP的要求,在生产中进行全方位动态化内毒素定量控制,了解产品的原始内毒素负荷,生产环境和人员等过程负荷状况等,以确保产品稳定性,符合设计要求,提高产品质量。
参考文献
[1]蒋显利.大容量注射剂(大输液)生产过程中细菌内毒素的控制[J].今日健康,2015(14):9.
[2]胡文滨.无菌产品细菌内毒素的控制[J].河北省科学院学报,2010(27):4.
[3]张娟等.动态浊度法测定阿奇霉素中细菌内毒素含量[J].中国药学,2014(22):112.
[4]祝清芬等.动态浊度法测定多西他赛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的含量[J].中国药房,2011(22):1., http://www.100md.com(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