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效:24h平均心率或最小心率提高≥10次/分;
冇效:24h平均心率或最小心率提高≥5次/分;
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
中医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进行评价,显效评价标准为:患者胸闷不舒、心律失常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有效评价标准为:患者胸闷不舒、心律失常等临床症状有效缓解;无效的评价标准:患者胸闷不舒、心律失常等临床症状没有消失,还有加重现象。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 有效率。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 2 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中医症状疗效比较
2.2 治疗前后西医症状疗效比较
3 讨论
窦性心动过缓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病症之一,以成人心率低于60次/min 为特征,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以心、脑、肾等脏器血供不足症状为主,轻者会出现头晕、乏力、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严重者出现黑蒙、晕厥、阿-斯综合征。监测患者是否是窦性心动过缓的方式为动态心电图的应用,24h平均心率小于60次/分,并且都为窦性心律即可确认。这是对患者进行窦性心动过缓诊断的重要环节,患者进行口服中成药的治疗方式,大大延长了治疗时间,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对患者心理和身体都造成了影响,因此对窦性心动过缓的患者采用中医汤剂的治疗方式,治疗效果更加显著,更好的调整了患者的机体,缩短治疗时间,使患者更具信心。
窦性心动过缓绝大部分是由迷走神经兴奋引起的,中医认为窦性心动过缓属于中医“心悸”、“怔忡”范畴。心悸是因外感或内伤,致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痰饮瘀血阻滞,心脉不畅,引起以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甚则不能自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综上所述,对窦性心动过缓患者采用阳和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的治疗方式,具有更加显著的临床疗效,不仅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病情,还能避免一些过敏等不良反应,拓宽了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道路,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陈灏珠 . 实用内科学 [M].1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1361-1364.
[2]戴慎,薛建国中医病症诊疗标准 [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8.
[3]郑筱英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0.
[4]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 [M].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
童文凯(1994.11) 男 ,江苏丹阳,汉族,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中醫内科学心内科方向, 百拇医药(童文凯 郭茂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