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老鸭胜补药
□ 杨果平
鸭肉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还是适于夏季清补的佳品。在高温酷热的夏季,由于阳气亢盛,暑热难耐,人们往往吃不下、睡不香、出汗多,极易造成机体津液损伤,阴虚血亏,出现头晕目眩、口干舌燥、烦渴难眠、身倦乏力等阴虚阳亢、湿热胀满之症。此时食鸭肉、喝鸭汤,既能补充过度消耗的营养,又可祛除暑热给人体带来的不良影响。故民间有“大暑老鸭胜补药”的说法。
说起食鸭,我国至少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早在周代,就有规定老百姓的赞币(即见面礼)为鸭。南宋时的杭州盐桥,出现过一个专门卖烤鸭的名厨王立。大文豪曹雪芹爱食烤鸭,曾对朋友说:“若有人欲快睹我书不难,推日以南酒(绍兴酒)烧鸭享我,我即为之作书。”可见,食鸭在我国古代非常盛行。如今,遍布全国各地以鸭为食材的名食更是不胜枚举。如北京烤鸭、四川茶鸭、安徽熏鸭、南京板鸭、常德卤鸭、杭州酱鸭等等。
据现代科学分析,鸭肉不仅营养丰富,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而且营养组成比较合理,有利于人体健康。据测定,每百克可食用鸭肉中含蛋白质15.50克,脂肪19.70克,热量240千卡,碳水化合物0.20克,胆固醇94毫克,维生素A 52微克,硫胺素0.08毫克,核黄素0.22毫克,尼克酸4.20毫克,维生素E 0.27毫克;此外,钾、铁、铜、锌等元素也较为丰富。由于鸭肉的蛋白质含量比畜肉高得多,而胆固醇含量低,且脂肪含量适中,特别是脂肪在全身组织中分布均匀,做出来的佳肴既有营养又清爽美味。
中医学认为,鸭肉味甘、微咸,性凉,归脾、胃、肺、肾经,具有滋阴补虚,养胃生津,健脾化湿,利尿消肿之功效,对阴虚阳亢引起的痨热骨蒸、头晕头痛、食欲不振、口渴咽干、小便不利、大便燥结、干咳少痰等症均有一定食疗作用。根据中医“热者寒之”的原则,鸭肉特别适合于苦夏、上火、内有虚热者食用。同时,还适于产后病后体虚、盗汗、遗精、妇女月经不调、糖尿病、肝硬化腹水、肺结核、慢性肾炎浮肿以及癌症患者放化疗后食用。因此,夏季吃鸭肉,既能补虚,又不过于肥腻,还不会引起上火等问题,是夏季清补之肉类食物首选。
但夏季吃鸭肉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是吃长不吃幼。古人云:“诸禽尚雌,而鸭独尚雄”、“诸禽贵幼,而鸭独贵长”。鸭肉是禽类中唯一一种以老为佳的肉食,且公鸭肉性微寒,母鸭肉性微温,所以夏季烹饪入药以老而白、白而骨乌的公鸭为佳;其二,烤鸭虽然好吃,可它的脂肪含量较高,太油腻,夏季也不宜多食,最好选用比较瘦的湖鸭、青头鸭,一来油少,二来利水化湿作用较强;其三,鸭肉最好炖食。俗话说:“鸡肉汤,鸭肉味”,炖食不但味道好,而且滋补作用更强。如:鸭肉与火腿、海参共炖,善补五脏之阴;鸭肉同糯米煮粥,有养胃、补血、生津之功;鸭肉同海带炖食,能软化血管、降低血压,防治动脉硬化、高血压、心脏病;鸭肉与竹笋炖食,可防治痔疮下血等。此外,鸭肉性寒,凡受凉引起的脾胃虚寒、不思饮食、腹部冷痛、肠炎泄泻、痛经患者暂不要食用,以免加重病情。,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