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保健 > 食疗药膳 > 食品安全 > 相关话题 > 食品添加剂
编号:96099
别再让食品添加剂背“黑锅”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1月10日 中国医药报 2016.11.10
别再让食品添加剂背“黑锅”

     □ 本报实习记者 孟繁宇

    漫画/赵乃育

    近日,网上流传一则“吃它一次等于吃5颗避孕药,怪不得很多人怀不上宝宝”的消息。该消息用视频展示了营养师现场做肉丸加工实验的画面——把一块鸡脯肉打成肉泥,再加入淀粉、大豆蛋白粉搅拌,并放入高弹素、牛骨髓浸膏和焦糖色,最终加工出“卖相更好、牛肉味更浓、更有弹性”的“牛肉丸子”,并提出了“这样的丸子吃它一次等于吃5颗避孕药”的观点。很快,人们便发现此消息并无科学依据,各大媒体也纷纷开始辟谣。但不可否认的是,该消息的出现再次引发了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恐慌。

    记者注意到,尽管近些年媒体加大了对食品添加剂合理认识的宣传力度,但将食品添加剂“妖魔化”的消息仍然层出不穷。在社交网络和电商平台,“无添加”、“不使用食品添加剂”也是广泛使用的宣传和推销手段。食品添加剂到底安不安全?我们应该如何对待食品添加剂?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有关专家。
, 百拇医药
    沉冤 莫与造假混一谈

    针对本次牛肉丸与避孕药划等号的事件,北京市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专家、北京工商大学教授曹雁平认为,此消息乃无稽之谈。至于为什么“仿牛肉丸卖相更好,牛肉味更浓,更有弹性”,他表示,这正是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帮助食品拥有更好的风味和口感。“这条消息的关键是实际产品要声明为仿制牛肉丸,否则就会涉及食品造假的问题。”曹雁平说。

    近年来,三聚氰胺、吊白块、苏丹红、瘦肉精等原本寂寂无闻的化学物质已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食品安全事件的代表,也使很多消费者误把上述本不应该添加在食品中的非法添加物当成了“食品添加剂”。“事实上,我们要清楚食品添加剂种类虽多,范围虽广,却是不含非法添加物的。具体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使用范围、最大使用量或残留量以及功能作用都可以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中查到。”曹雁平说。

    就食品添加剂被“妖魔化”的原因,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总结道:“一是公众未能正确理解和认识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的关系,混淆非法添加物和食品添加剂的概念;二是食品企业对食品添加剂的滥用和商业欺诈等问题将食品添加剂越描越黑;三是个别食品生产企业的不正当商业宣传,特别是企业利用产品标签、广告、媒体等手段,标榜不含食品添加剂更令此问题雪上加霜。”
, http://www.100md.com
    诉情 安全评估降风险

    针对消费者质疑食品添加剂安全性的问题,孙宝国表示,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需经过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即针对食品添加剂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进行科学评估。通过评估,可以得到定量的危险性、定性的危险性和存在的不确定性等结果,从而进行危险性管理(即权衡接受、减少或降低危险性,并选择和实施适当政策的过程)。孙宝国指出,我国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把关比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都更为严格。主要原因是我国现代食品工业起步晚,原始创新的食品添加剂少。大部分食品添加剂都是经发达国家批准使用后,才开始考虑能否在国内使用。“当然,我国也有一些世界领先的自主研发的食品添加剂。”孙宝国自豪地说,“比如竹叶抗氧化物AOB便是国内首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天然食品添加剂。其具有平和的风味及口感,功能特性显著。”同时,孙宝国表示,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和优劣程度与人工合成还是天然提取没有必然联系。比如薄荷脑(薄荷中的主要成分),天然提取的薄荷脑和人工合成的薄荷脑不论化学结构还是工艺效果都是一模一样的。
, http://www.100md.com
    最近几年,网络上时不时就会曝出“××含多种食品添加剂,小孩千万不能吃”的传言,比如“婴幼儿乳粉含十几种食品添加剂”,“雪糕不化是因为食品添加剂太多”,“方便面32小时不消化,都是因为食品添加剂”……尽管专业媒体纷纷辟谣,但是仍有很多家长对此表示极度担心。曹雁平表示:“家长对孩子的担忧虽然可以理解,但合理合法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物本身没有问题,食用是安全的。”

    “事实上,食品添加剂的好处很多,除了之前提到能改善食品品质外,还有延长食品保存期、利于食品加工等优点。”曹雁平介绍,很多消费者担心食品添加剂会降低食品营养,实则不然,食品添加剂是可以保护食品营养的,比如抗氧化剂,就可以保护食品不被快速氧化而降低营养价值。尽管超量长期摄入或一次性大量摄入某种食品添加剂可能对人体存在潜在危害,但是如果不添加某些食品添加剂,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则会流失甚至变质。

    昭雪 依法使用保安全

    近期,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其中第八十条规定:“不得在食品标签、说明书、广告上宣称‘不添加’、‘不含有’等字样。”孙宝国对此规定非常赞同。他表示:“食品标签乱标的问题是我近几年一直关注的问题。老百姓有知情权,食品里面有什么都应当标清楚,让消费者心知肚明,但是不能乱标,若‘不含防腐剂’可标,那‘不含敌敌畏’和‘不含瘦肉精’等字眼岂不是也可以标?这样做会误导消费者。”

    孙宝国表示,消费者应当理性认识食品添加剂,带着“简单怀疑”的精神,但切不可望而生畏。选购食品时,要养成看标签的习惯,但不可盲目推崇“不含有”、“不添加”食品添加剂的产品。相信随着更严格的法规出台并实施,将来这些不法生产、不法宣传的产品也会逐渐消失,食品添加剂“沉冤昭雪”指日可待。,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