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报》 > 2016.12.29
编号:95036
舆眼看食情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2月29日 中国医药报 2016.12.29
     阿胶贵成天价 产业亟待供给侧改革

    近日,网络上掀起了一阵“满世界找驴”风,阿胶涨价的消息一时传得沸沸扬扬。据悉,一斤装纯阿胶块预计涨至5000元,涨幅约30%~40%。阿胶一直是滋补品市场中的“霸主”,据中康CMH公布的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零售药店销售额排名中,阿胶以65.82亿元稳居第一。然而,如今“疯狂”涨价的阿胶,不仅影响了市场供应,使市场乱象叠生,而且也带来了食品药品安全隐患,损害了消费者权益。

    舆情君认为,阿胶价格之所以疯涨,主要是供给出现了严重问题,因此,阿胶产业亟待进行供给侧改革。为优化供给侧,国家相关部门应积极行动,既然牛、羊、猪、鸡等都被纳入大型家畜扶持政策,毛驴也有必要纳入。另外,政府部门还要发挥引导、规范与扶持作用,对养驴的农户给予适当的鼓励与扶持。对于假冒等乱象,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管,提升技术手段,避免由于缺乏监管、鉴定技术滞后及毛驴量减少等问题,引发食品药品安全事件。

    “胶水牛排”拷问媒体科学素养

    近日,有国外媒体报道称,澳大利亚肉类市场出现大量用碎牛肉加肉胶合成的牛排,并揭秘了这种合成牛排制作的整个过程。然而,该事件经某国内媒体报道,却成为一则食品添加剂导致食品中毒的食品安全事件。

    据舆情君了解,这项利用食品添加剂将碎牛肉重组加工的技术在欧美等国家及地区已有数十年的应用历史,近年来逐步作为一项新工艺引入国内,并在牛排、香肠、鱼丸等产品中应用。“胶水牛排”属于调理肉制品,允许添加卡拉胶、TG酶等一系列食品添加剂来塑形并提升口感,对人体健康没有影响,但其内部易出现微生物细菌污染,需要完全烹饪熟透后食用。国内媒体报道中的“次品肉块+肉胶”、“胶水牛排”等词刺激了公众神经,使得对食品添加剂缺乏认识的消费者产生误解和不满,引起恐慌。

    舆情君认为,媒体报道应拿出专业精神,尤其是要科学对待食品添加剂问题。实际上,随着食品添加剂知识的普及,部分消费者已经能够较清醒地认识有关问题,媒体的失实报道也逐渐丧失了市场。“胶水牛排”“鞋底味面包”等类似新闻的一再出现,最终消耗的将是媒体的公信力。

    (李冬冬),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