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预防保健 > 生活环境 > 气候气象 > 天气与健康
编号:122155
高温天气谨防中暑
http://www.100md.com 2019年7月18日 中国医药报 2019.07.18
     □ 崔仲奇

    中暑,是人体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和电解质丢失过多、散热功能障碍,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热损伤疾病。同时,中暑也是一种威胁生命的急诊疾病,若不给予迅速有力的治疗,可引起抽搐、永久性脑损害或肾脏衰竭等,甚至死亡。

    中暑根据轻重程度可分为三级

    先兆中暑 患者在高温环境工作或生活一定时间后,出现口渴、乏力、多汗、头晕、眼花、耳鸣、头痛、恶心、胸闷、心悸、注意力不集中,体温正常或略高,不超过38℃。

    轻症中暑 先兆中暑症状加重,体温在38℃以上,出现早期循环功能紊乱,包括面色潮红或苍白、烦躁不安或表情淡漠、恶心呕吐、大汗淋漓、皮肤湿冷、脉搏细数、血压偏低、心率加快。

    重症中暑 先兆和轻症症状加重,出现高热、痉挛、惊厥、休克、昏迷等症状。热射病就属于重症中暑,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使神经器官受损。
, http://www.100md.com
    高危人群须警惕

    老年人 由于皮肤汗腺萎缩和循环系统功能衰退,机体散热不畅。

    孕产妇 因为怀孕或产后体力消耗大,身体虚弱,如果逗留在通气不良、温度较高的室内,就容易中暑。

    婴幼儿 各系统发育不够完善,体温调节功能差,皮下脂肪又比较多,对散热不利。

    正在服药的人 服用抗组胺药、抗胆碱药、安眠药等的人血管会收缩,体温调节中枢发生障碍,容易中暑。

    心血管病患者 炎热天气会使心血管病患者的交感神经兴奋,加重心血管系统的负荷。尤其是心脏功能不全者,体内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而积蓄,所以容易中暑。

    糖尿病患者 机体对内外环境温度变化反应迟钝,可能热量已经积蓄在体内,但患者的自觉症状却出现得较晚,从而引起中暑。
, 百拇医药
    感染性疾病患者 一些感染性疾病患者,因为细菌或病毒性感染可以使人体产生内源性致热原,让机体产热加速。炎症还能使机体释放出一些物质,使血管痉挛收缩,更不利于散热而容易中暑。

    营养不良者 某些营养素的缺乏可使血压下降,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缩。有慢性腹泻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情况时,也会诱发中暑。

    怎样预防中暑

    ◎外出时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等。

    ◎准备充足的水和饮料,及时饮水。

    ◎防暑降温药品一定要备在身边,以应急之用。

    ◎外出时的衣服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的织物。

    ◎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的人,在高温季节尽可能地减少外出活动,尤其是正午时分。
, http://www.100md.com
    ◎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淡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

    ◎多吃蔬菜瓜果,可以用来补充水分。

    ◎避免激烈的冷热交替,不要运动后马上冲冷水澡或进空调房。

    常见错误处理方式

    ◎自行服用退烧药。对药物的代谢会加重身体的负担。

    ◎体表大量擦拭酒精。可能过度刺激皮肤,使用过量也可能导致酒精中毒。

    ◎敷冰块。过冷反而会导致血管收缩而无法散热。

    正确的急救措施

    ◎立即将患者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让患者仰卧,解开衣扣,脱去或松开衣服。◎尽快冷却体温,降至38℃以下。可用凉湿毛巾冷却头部、腋下以及腹股沟等处;或用温水擦拭全身。

    ◎意识清醒或经过降温清醒的患者可饮服绿豆汤、淡盐水等解暑。还可服用藿香正气水。

    ◎高热40℃左右持续不退的,要马上送至医院进行液体复苏治疗,千万不可以为是普通中暑而小视。,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