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覆代赭汤主治噫气呃逆
□ 丁兆平
气以顺为用。若气不顺就会出现以下情形:嗳气、呃逆,甚至呕吐、胸闷、咳嗽、胃胀痞塞等。
嗳气是胃中气体上出咽喉所发出的声响,其声长而缓,古代称为噫气。中医学认为,胃气虚弱,痰浊内阻,从而令胃气上逆。此种病症表现正好是一则经方所主治,这就是张仲景《伤寒论》中的旋覆代赭汤,主治胃虚痰阻气逆证。原方组成是:旋覆花三两,人参二两,生姜五两,代赭石一两,甘草炙三两,半夏洗半升,大枣擘四枚。全方能够降逆化痰、益气和胃。
以下为伤寒名家胡希恕用此方加减治噫气的二则典型医案。
白某,男,48岁,1965年1月17日初诊。胃脘痛胀、心下堵闷已三年,经检查诊为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多方治疗不效。现证有噫气呕吐、口干不思饮、苔白腻,脉沉弦细。断为胃虚有饮,以益胃化饮治之,与旋覆代赭汤加味:旋覆花(包)10克,生赭石10克,党参10克,生姜15克,炙甘草6克,半夏15克,大枣4枚,乌贼骨15克,川贝母10克。结果服药6剂诸症减轻。
, 百拇医药
白某,男,32岁,1965年12月21日初诊。胃脘痛反复发作已一年,近一个月加重,食前食后皆痛,常噫气,呕吐,心下痞,烧心,时脘腹胀满,苔白,脉弦细。X线钡剂检查确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下垂。与旋覆代赭汤合茯苓饮加乌贝散:旋覆花10克,党参10克,生姜15克,代赭石10克,炙甘草6克,半夏15克,大枣4枚,茯苓12克,白术10克,陈皮10克,枳壳10克,乌贼骨10克,川贝母6克。结果服药3剂,胃脘痛减,噫气、呕吐减。服6剂胃脘痛已,他证已不明显。
在旋覆代赭汤中当重视旋覆花与代赭石配伍。旋覆花虽质地轻扬,能升散、辛散,但它功善下降,有降气化痰止咳与降逆止呕作用,故有“诸花皆升而旋覆独降”的药性口诀,咳痰多、胸膈痞满、噫气呕吐为其主治。代赭石味苦性寒,质重,善于降摄肺胃上逆之气,从而降气化痰止喘息,降胃气止噫气、呕吐、呃逆。两药配伍,旋覆花宣散降气,代赭石清降止逆,两药宣降相宜,降逆止呕效著。从用量来细究,方中代赭石用量宜小,国医大师王琦在《经方应用》中强调:“仲景原方中,赭石为剂量最小的一味药,是生姜的五分之一,是旋覆花、甘草的三分之一,人参的二分之一。”伤寒名家刘渡舟的一则医案中,对此药量配比有所印证。
, 百拇医药
刘渡舟当年带教实习时,有一魏姓同学治一女性患者,噫气频作而心下痞闷,脉来弦涩,按之无力。辨为脾虚肝逆、痰气上攻之证。便给患者开了一张旋覆代赭汤:旋覆花9克,党参9克,半夏9克,生姜3片,赭石30克,炙甘草9克,大枣3枚。令服3剂。可患者服药后效果不显,仍是心下痞闷,呃逆不止。于是请刘渡舟会诊。诊毕,刘渡舟视方辨证无误,仅把方中的生姜3片增加为15克,代赭石30克减量为6克,余无加减,嘱再服三剂,病竟大减。魏生不解其故而求教,刘渡舟解释说:“仲景此方的剂量原来如此。因饮与气搏于心下,非重用生姜不能开散。赭石能镇肝逆,使气下降,但用至30克则直驱下焦,反掣生姜、半夏之肘,而于中焦之痞则无功,故减其剂量则获效。”可见经方之药量亦不可不讲求也。
内伤杂病常见的如反胃呕吐、呃逆、痞胀、脘痛噫气、痰饮、哮喘、梅核气等证,究其病机,若由中气虚弱、痰湿偏胜、肝气上逆导致者,治用旋覆代赭汤,可随证加减而取效。
(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 百拇医药
气以顺为用。若气不顺就会出现以下情形:嗳气、呃逆,甚至呕吐、胸闷、咳嗽、胃胀痞塞等。
嗳气是胃中气体上出咽喉所发出的声响,其声长而缓,古代称为噫气。中医学认为,胃气虚弱,痰浊内阻,从而令胃气上逆。此种病症表现正好是一则经方所主治,这就是张仲景《伤寒论》中的旋覆代赭汤,主治胃虚痰阻气逆证。原方组成是:旋覆花三两,人参二两,生姜五两,代赭石一两,甘草炙三两,半夏洗半升,大枣擘四枚。全方能够降逆化痰、益气和胃。
以下为伤寒名家胡希恕用此方加减治噫气的二则典型医案。
白某,男,48岁,1965年1月17日初诊。胃脘痛胀、心下堵闷已三年,经检查诊为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多方治疗不效。现证有噫气呕吐、口干不思饮、苔白腻,脉沉弦细。断为胃虚有饮,以益胃化饮治之,与旋覆代赭汤加味:旋覆花(包)10克,生赭石10克,党参10克,生姜15克,炙甘草6克,半夏15克,大枣4枚,乌贼骨15克,川贝母10克。结果服药6剂诸症减轻。
, 百拇医药
白某,男,32岁,1965年12月21日初诊。胃脘痛反复发作已一年,近一个月加重,食前食后皆痛,常噫气,呕吐,心下痞,烧心,时脘腹胀满,苔白,脉弦细。X线钡剂检查确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下垂。与旋覆代赭汤合茯苓饮加乌贝散:旋覆花10克,党参10克,生姜15克,代赭石10克,炙甘草6克,半夏15克,大枣4枚,茯苓12克,白术10克,陈皮10克,枳壳10克,乌贼骨10克,川贝母6克。结果服药3剂,胃脘痛减,噫气、呕吐减。服6剂胃脘痛已,他证已不明显。
在旋覆代赭汤中当重视旋覆花与代赭石配伍。旋覆花虽质地轻扬,能升散、辛散,但它功善下降,有降气化痰止咳与降逆止呕作用,故有“诸花皆升而旋覆独降”的药性口诀,咳痰多、胸膈痞满、噫气呕吐为其主治。代赭石味苦性寒,质重,善于降摄肺胃上逆之气,从而降气化痰止喘息,降胃气止噫气、呕吐、呃逆。两药配伍,旋覆花宣散降气,代赭石清降止逆,两药宣降相宜,降逆止呕效著。从用量来细究,方中代赭石用量宜小,国医大师王琦在《经方应用》中强调:“仲景原方中,赭石为剂量最小的一味药,是生姜的五分之一,是旋覆花、甘草的三分之一,人参的二分之一。”伤寒名家刘渡舟的一则医案中,对此药量配比有所印证。
, 百拇医药
刘渡舟当年带教实习时,有一魏姓同学治一女性患者,噫气频作而心下痞闷,脉来弦涩,按之无力。辨为脾虚肝逆、痰气上攻之证。便给患者开了一张旋覆代赭汤:旋覆花9克,党参9克,半夏9克,生姜3片,赭石30克,炙甘草9克,大枣3枚。令服3剂。可患者服药后效果不显,仍是心下痞闷,呃逆不止。于是请刘渡舟会诊。诊毕,刘渡舟视方辨证无误,仅把方中的生姜3片增加为15克,代赭石30克减量为6克,余无加减,嘱再服三剂,病竟大减。魏生不解其故而求教,刘渡舟解释说:“仲景此方的剂量原来如此。因饮与气搏于心下,非重用生姜不能开散。赭石能镇肝逆,使气下降,但用至30克则直驱下焦,反掣生姜、半夏之肘,而于中焦之痞则无功,故减其剂量则获效。”可见经方之药量亦不可不讲求也。
内伤杂病常见的如反胃呕吐、呃逆、痞胀、脘痛噫气、痰饮、哮喘、梅核气等证,究其病机,若由中气虚弱、痰湿偏胜、肝气上逆导致者,治用旋覆代赭汤,可随证加减而取效。
(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