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卫生报》 > 2008.07.05
编号:16516
痱子的中医治疗
http://www.100md.com 2008年7月5日 医药卫生报 2008.07.05
     痱子是指发生于汗孔部位的丘疹或丘疱疹。发生于夏季。此病是因高温高湿环境中,出汗过多,不容易蒸发,致使汗管堵塞、破裂而致汗液外溢到周围组织,引起的浅表性炎症反应。属中医痱疮、沸疮、热痱、疮痱范畴。中医认为此病为盛夏炎热潮湿、暑热熏蒸、肌肤汗出不畅。郁于肌表而成。临床分暑湿熏蒸,暑湿蕴毒两型。

    暑湿熏蒸 初起皮肤发红,继而出现针头大小丘疹及丘疮疹,周围有红晕、皮疹密集、痒痛灼热,伴口渴心烦、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数。治宜清暑利湿,解毒止痒。用金银花、赤芍药、生地黄各15克,青蒿、连翘、菊花、车前草、天花粉各10克,甘草3克治疗。每天1剂,水煎,分两次早晚服。

    暑湿蕴毒 症见脓疮密集,状如针尖粟粒,或脓包点点、刺痒烧灼,伴微热、纳呆、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暑利湿、清热解毒。用金银花、蒲公英、滑石、赤芍药、菊花各15克,淡竹叶、白茅根各10克,甘草3克治疗。每天1剂,水煎,分两次早晚服。

    夏日高温高湿,应注意防暑降温,室内应通风凉爽;衣着宜宽松透气,经常洗换;勤洗澡,保持皮肤清洁;服用清凉饮料,多吃西瓜,就可以有效预防痱子的发生。

    (摘自《农村医药报》 孟端忠文),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