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卫生报》 > 2009.12.03
编号:9386
针灸对慢性肝病的治疗作用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2月3日 医药卫生报 2009.12.03
     慢性肝病就是指慢性肝炎,因为处于缓解期,肝功能可以正常,但由于肝实质受到损害,所以称之为慢性肝病。慢性肝病病程长、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其治疗的关键是消除原发病因、调整机体免疫、保护肝细胞、阻断肝纤维化,但迄今尚无安全、高效、理想的治疗药物。因此,寻求疗效可靠的药物和治疗方案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灸可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包括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且呈双向性调节,这已被现代医学所证实。针灸疗法对于慢性肝病也有一套成熟的治法,且治疗方法多种多样。

    针灸治疗慢性肝病主要是辨证施治,主要分为湿热郁蒸、肝气郁滞、寒湿阻滞、热毒内陷心肝、肝脾阴虚等证型。不同的证型选用不同的穴位,且施针的补泻手法亦有不同。除体针外,还可用耳针法治疗,即取耳朵上的穴位针刺,取穴:肝、脾、胃、胆等穴,用中等刺激,每天或隔天一次,留针1小时。还可用耳穴压丸法,用王不留行子贴压,每天按压3次,每次3~5分钟。灸法是针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艾灸可有效地调整慢性肝病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用最精细的艾绒,搓成艾炷,如麦粒大小,放在穴位上点燃,此时,穴位有轻微的灼热感,一秒钟即过。反复施灸。针灸疗法不但可以治疗肝炎,也可预防肝炎:取关元、足三里、三阴交,用大艾炷置穴位上行瘢痕灸,每次3~5 壮,每天1次,能加强消化道功能,增强抗病能力,对预防肝病有很好的疗效。 (薛 斌),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