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的中医药治疗
中医所指的哮喘含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哮喘包括由心脏、肺等多种疾病引起的喘息症,即中医的“喘证”,狭义的哮喘是指支气管哮喘,也即中医的“哮证”。哮和喘相类似,但“哮证”通常以突然发病、呼吸急促、喉中哮鸣、胸闷气粗、喘息不能平卧为主要症状。中医认为哮喘的病因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脏腑功能失调导致宿痰内伏于病人肺内,再由外邪入侵、饮食失调、冷暖不当或情志不畅等外因而诱发。也有因久居寒湿之地或由积热熏蒸、痰火内郁而成者。
哮喘的急性发作期通常以标实为主。而哮喘缓解期多以本虚为主,久病反复发作则可导致肺、肾、脾的虚证,表现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的特征。一般有过敏病史的患者易诱发哮喘突然发作,顿时觉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发作时患者有时被迫坐起。重者可有紫绀、冷汗出现。若咯出大量黏液性痰,哮喘可停止。发作时间长短不一,若长期未完全缓解者谓“哮喘持续状态”。哮喘的辨证施治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究其原因可分以下三种证型进行治疗。
寒喘 患者常见喘息气急,喉口痰鸣,痰白清稀,胸膈满闷如塞,咳而不甚,痰少咯吐不爽,面色晦滞带青,口不渴,或渴喜饮,天冷或受寒易发,恶寒无汗,苔白舌淡,脉象浮紧等。治宜温肺化痰、宣肺平喘。药用:炙麻黄15克、艾叶10克、桂枝10克、大枣10枚、甘草10克、细辛3克、五味子10克、沉香10克、侧柏叶10克、川贝母15克,水煎服,一天1剂,连服7~10天。
热喘 患者常见呼吸急促,喉中痰鸣如吼,胸膈满闷,烦躁不安,咳呛阵作,痰黄黏稠难以咯出,口干而苦,面赤自汗,发热便秘,苔黄舌红,脉弦滑数等。治宜清肺化痰、平喘止咳。药用:黄芩15克、甘草10克、地龙15克、五味子10克、鱼腥草30克、葶苈子20克、大枣10枚、桑白皮10克、地骨皮15克、女贞子20克,水煎服,一天1剂,连服7~10天。
虚喘 患者常见喘息日久,呼多吸少,喉中常有轻度哮喘音,咯痰清稀色白,面色无华,气短声低,周身乏力,畏寒肢冷,自汗怕风,苔白舌淡,脉沉细弱。治宜补益肺肾、止咳平喘。药用:蛤蚧10对、黄芪30克、党参30克、麦门冬20克、五味子10克、女贞子10克、淫羊藿20克、沉香10克、川贝母10克、甘草10克,水煎服,一天1剂,连服7~10天。 (欧阳军), http://www.100md.com
哮喘的急性发作期通常以标实为主。而哮喘缓解期多以本虚为主,久病反复发作则可导致肺、肾、脾的虚证,表现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的特征。一般有过敏病史的患者易诱发哮喘突然发作,顿时觉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发作时患者有时被迫坐起。重者可有紫绀、冷汗出现。若咯出大量黏液性痰,哮喘可停止。发作时间长短不一,若长期未完全缓解者谓“哮喘持续状态”。哮喘的辨证施治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究其原因可分以下三种证型进行治疗。
寒喘 患者常见喘息气急,喉口痰鸣,痰白清稀,胸膈满闷如塞,咳而不甚,痰少咯吐不爽,面色晦滞带青,口不渴,或渴喜饮,天冷或受寒易发,恶寒无汗,苔白舌淡,脉象浮紧等。治宜温肺化痰、宣肺平喘。药用:炙麻黄15克、艾叶10克、桂枝10克、大枣10枚、甘草10克、细辛3克、五味子10克、沉香10克、侧柏叶10克、川贝母15克,水煎服,一天1剂,连服7~10天。
热喘 患者常见呼吸急促,喉中痰鸣如吼,胸膈满闷,烦躁不安,咳呛阵作,痰黄黏稠难以咯出,口干而苦,面赤自汗,发热便秘,苔黄舌红,脉弦滑数等。治宜清肺化痰、平喘止咳。药用:黄芩15克、甘草10克、地龙15克、五味子10克、鱼腥草30克、葶苈子20克、大枣10枚、桑白皮10克、地骨皮15克、女贞子20克,水煎服,一天1剂,连服7~10天。
虚喘 患者常见喘息日久,呼多吸少,喉中常有轻度哮喘音,咯痰清稀色白,面色无华,气短声低,周身乏力,畏寒肢冷,自汗怕风,苔白舌淡,脉沉细弱。治宜补益肺肾、止咳平喘。药用:蛤蚧10对、黄芪30克、党参30克、麦门冬20克、五味子10克、女贞子10克、淫羊藿20克、沉香10克、川贝母10克、甘草10克,水煎服,一天1剂,连服7~10天。 (欧阳军),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