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卫生报》 > 2018.11.06
编号:17937
现代教育方式如何与传统教育方式相结合?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1月6日 医药卫生报 2018.11.06
     现代教育方式如何与传统教育方式相结合?

    □俞 敏

    《中医药法》对人才培养提出“现代教育方式和传统教育方式相结合”“建立形式多样的中药教育体系”。笔者对中医药人才培养颇有感触。就贯彻“现代教育方式和传统教育方式相结合”而言,笔者认为应当积极发展中医药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其中,师承教育是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作为千百年来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师承教育以言传身教、传承学术经验为特点,以中医药理论认识、实践经验、思辨特点、认知方式、医德修养为主要内容,以跟师学习为主线,是中医药得以延续和发展的主要形式。

    在此基础上,要贯彻“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教育体系”。笔者认为,中医药教育体系应既包括师承教育,又包括中医药学校教育;既包括毕业前或者出师前的教育,又包括毕业后或者出师后的继续教育;既包括学历教育,又包括非学历的培训等,总之是一个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教育体系。

    目前,在中医药院校的人才培养中,学生存在对中医理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基础知识不扎实等现象。研究生临床教学中的导师制度流于形式,很多知名中医导师缺乏对研究生中医药理论与临床辨证论治思维与技能培训的有效指导;中医院临床实习教育教学模式缺乏中医氛围等,均影响了中医药人才的培养。

    笔者认为,学习和贯彻《中医药法》,应结合自身学科特点,以期培养具备中医药临床能力的全方位人才。同时,笔者认为,在基础知识的传授上,教师应采用传统的授课教学方式,临床实践教学采用临床跟师、实训技能操作培训与以病案为基础的教学查房相结合的模式。注重师承教育可充分发挥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优势。

    由名老中医进行辨证思维、病机识别与中医治则治法的教学,结合临床病例进行深入分析应用。比如,对中医肿瘤科的研究生培养,要求学生既具有扎实的西医肿瘤学功底,也要有深厚的中医学底蕴,通过掌握对肿瘤的诊断,加以中医特色的辨证论治,将两者结合起来,中西医优势互补,增强疗效,使诊断更加完善和客观,使治疗方案更加全面和合理。

    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强调把“望、闻、问、切”及中医思路运用到临床工作中。例如,给患者查体时,也要从中医角度为患者查体,考虑患者的神色如何、面色如何、舌象如何、脉象如何等,结合起来辨证论治,明白辨证论治的依据,做到对相应的证型能够引经据典,有法可依。

    研究生每年应上交几篇关于阅读经典古籍的读书笔记和跟师学习心得,对中医的所思所感进行整理归纳,以加强中医理论学习。中医药院校应邀请名中医为所有研究生讲授肿瘤治疗经验,并在日常查房过程中就每个具体病例讲解其中医思路及治疗方法,帮助研究生领悟中医治疗肿瘤的精髓。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中医院),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