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卫生报》 > 2019.01.22
编号:21992
中医应如何运用中药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月22日 医药卫生报 2019.01.22
     中医应如何运用中药

    □侯士良

    现在,有一些人提出中医药现代化。我的理解是,中医药现代化是把当代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方法、设备融入中医药的研究、生产、临床应用中,而不是把中医药化为西医、西药,是要通过创新性研究得到新中药。

    近几年,有人认为,中医药现代化就是分析中药的有效成分,获取中药提取物。只有这样,才能与国际接轨,才能得到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可和进入世界主流医药市场。甚至有人提出“中医药现代化就是植物药向化学药发展”等观点。这在业界和社会上造成了思想混乱。

    庆幸的是,一些学者现在认识到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那就是不能以成分决定一切。西药的特点是结构清楚,药理、药效明确,令人信服;即使是单味中药的成分和疗效,现今人们也未真正研究清楚,但中医将其作为中药运用起来却得心应手。例如,生石膏和煅石膏相比,仅相差6个结晶水,其药物疗效却有天壤之别;人参与人参叶都含有人参皂苷,中医却将人参作为药物。对于中药,中医特别注重在临床上、治病过程中的疗效。

    正如清代医学家吴仪洛在《本草从新》中说:“有一病必有一药,病有千变,药亦有千变,能精悉其气味,则千百药中,任举一二种用之且通神,不然则歧多而用眩,凡药皆可伤。”中医治病是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选药组方。那么,中医应如何选药用药呢?又依据什么标准来选药用药呢?这已经成为当前一个热议的话题。

    中医是依据药性来选用中药的,这是治疗疾病时取得疗效的关键。中医药治病的基本原理,就是借助药物的偏性(即药性)来祛除病邪、消除病因,或者扶虚补弱,调整脏腑功能,清除机体阴阳偏盛、偏衰的病理状态,进而恢复阴阳平衡。比如,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提出:“夫药有寒热温凉之性,酸苦辛咸,甘淡之味。升降浮沉之能,互相气味。厚薄不同,轻重不等,寒热相杂,阴阳相混。或气一而味殊,或味同而气异,合而言之,不可混用,分而言之,各有所能。”这表明古代医家对药性理论的重视程度。

    最后,我对同行提出两点要求:一是实事求是,按照药性合理应用中药;二是能够以临床实践为纽带,依据中医药理论将中药合理应用于临床,保证用药安全,进而产生预期疗效。

    注:1月13日,荣令芳美景国医馆10周年庆典暨中医药文化讲座在郑州市举行。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南中医药大学教授侯士良作为特邀嘉宾,以“中医应如何用中药”为题作了讲座。

    (本文由朱晓娟整理),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