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卫生报》 > 2019.01.29
编号:21915
在传承创新中发展中医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月29日 医药卫生报 2019.01.29
     在传承创新中发展中医

    □蒋中秋

    近日,我有幸参加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班,跟随名师抄方、侍诊,学习了多位名医的临证经验,深感这些名医临证经验的取得,离不开长期深入临床和踏实的工作作风。这些名医医德高尚,每次诊病均从患者的角度来考虑问题,避免过度治疗,能减不繁,能中不西,把中医作为自己的生命,把带教学员、传承中医学术作为应尽的义务,其热爱中医之心,渴望传承中医学术之情溢于言表。我深深感觉到,作为中年中医,有责任传承、创新中医学术,使更多的人信赖中医。

    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班(经典理论学习培训班)的系统学习,同时对四大经典进行系统复习,研读明代、清代一些医家的古籍,我加深了对中医经典的理解,在不知不觉中,做到了“读经典、做临床”。

    在研读经典过程中,我时常思考,如何将经典理论灵活运用在耳鼻喉科临床工作中。比如,通过学习热入血室理论,取得了小柴胡汤治疗体虚感冒、经期突聋经验;乌梅丸可治疗寒热错乱病机的鼻鼽、突发性耳聋;吴茱萸汤可治疗胃寒胃阳不足的多唾;葛根汤治疗寒邪外袭的头痛;甘露消毒丹可治疗湿热壅结所致的口疮;辛温复辛凉法可治疗夏季无汗;半夏秫米汤可治疗失眠等。从理论到临床,再从临床到理论,我加深了对经典理论的认识,也从心里认同了经典,感悟了中医的博大精深;对中医的认识从皮毛到精髓,促使自己从一个时方派变成了经方派。

    之前,我对中医辨证主要以脏腑辨证为主,对六经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不能够熟练运用。我曾经长期跟大师抄方、研习经典理论知识,专科技术掌握得好,而中医基础理论掌握得不扎实,通过参加这次研修班及跟随名医抄方、侍诊,切实感受到中医理论知识扎实了,诊病技能增强了,治疗思路开阔了,诊疗水平也提高了。

    (作者供职于江苏省中医院),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