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卫生报》 > 2019.03.12
编号:21056
中药命名趣谈
http://www.100md.com 2019年3月12日 医药卫生报 2019.03.12
     中药命名趣谈

    □李爱军

    我国中药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其名称可谓是五花八门,并且在命名上都有来历,颇有趣味。不少中药名称的由来,饱含着传统文化和知识内涵。

    因形态而命名

    有些中药是以其形态而命名的。如人参的根像人形,故名人参;牛膝的茎节膨大,宛如牛的膝关节而得此名;乌头因其块根类型像乌鸦的头而命名;再如钩藤、龙眼肉、狗脊、马兜铃等,都是因形态而命名。

    因气味而命名

    有一部分中药是以其具有特有的气味而命名的。如甘草味甘、苦参味苦、细辛味辛、鱼腥草有独特的鱼腥味;藿香、乳香、丁香、麝香、沉香、木香、茴香等都是因为特有的气味而命名的。

    因功效而命名

    有些中药是根据其性能和功效等特点而命名。如益母草治疗妇科疾病;防风能祛风散寒;决明子、石决明善治眼科疾病;当归使气血各有所归;续断善于续筋接骨等,都是因功效而命名。

    因颜色而命名

    很多中药具有天然的颜色,成为命名来源。有白色的如白芷、白芨、白果、白术、白薇;有黄色的如黄芩、黄柏、黄连;有红色的如红花、赤芍、丹参、赤石脂;还有像青蒿、黑丑、紫草等都因颜色而命名。

    因生态特征而命名

    有些中药是以其生态特征而命名的。如半夏,因在农历五月间成熟,正好夏季过去一半,故名半夏;忍冬,因叶子立冬不凋而得名;夏枯草,因每年夏至后花叶枯萎而得名;万年青,因叶子一年四季常青而得名。

    因部位而命名

    在中药当中,根据部位入药命名最为广泛,多种药物都是仅取用植物或者动物的其中一部分来入药。植物如金银花、菊花、旋覆花因花而命名;紫苏叶、荷叶、竹叶、桑叶因叶而命名;桂枝、桑枝为树枝,因树枝而命名;五加皮、牡丹皮、桑皮、桂皮为植物外皮,因外皮而命名;芡实、枳实因果实而命名;葶苈子、白芥子、紫苏子因种子而命名。鹿角、牛黄、熊胆、蝉衣、龟板都是因动物某一部位而命名。

    因人名而命名

    有不少中药是用人名来命名的。像何首乌,相传在古代有位叫何首乌的老人,因服食一种药大有功效,活至130岁,头发乌黑,后世就以此人的名字何首乌命名此药;还有徐长卿、杜仲、使君子等是因这些人最早发现或纪念某一人物,后世用其人名而命名的。

    因产地而命名

    有很多中药是以产地命名的。如河南的“怀山药、怀地黄、怀菊花、怀牛膝”,因产于河南怀庆府而得名“四大怀药”;阿胶是取用山东东阿县阿井之水将驴皮熬制成的胶,品质优良而得名;细辛,以东北辽宁出产的为正品,故名北细辛、辽细辛;还有川芎、川椒、川黄连均产于四川,浙贝母产于浙江。古人在为这些中药命名时,多冠以产地,以显示药材道地。

    另外,还有一些从国外输入的药物,像曼陀罗、诃黎勒以译音为药名;有些药物前冠以番、胡字样的,如番木鳖、胡椒等用以说明当初并非国产药物。总之,中医药博大精深,绝大部分中药的命名都是有一定的依据和由来的。

    (作者供职于郑州广安中医院),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