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卫生报》 > 2019.03.12
编号:21057
阴阳与阴阳学说
http://www.100md.com 2019年3月12日 医药卫生报 2019.03.12
     阴阳与阴阳学说

    □胡献国

    《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中写道,诸葛亮对鲁肃说:“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利,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

    《三国演义》第八十六回“难张温秦宓逞天辩,破曹丕徐盛用火攻”中写道:“昔混沌既分,阴阳剖判;轻清者上浮而为天,重浊者下凝而为地;至共工氏战败,头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缺:天倾西北,地陷东南。”

    《三国演义》第一百回“汉兵劫寨破曹真,武侯斗阵辱仲达”中写道,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致书于大司马曹子丹书中也说:“为将者……不动如山岳,难测如阴阳。”这里的阴阳为中医常用术语。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基本范畴,是有特定属性的一分为二。其最初含义,很多学者认为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而后,古代哲学家将其演变为哲学概念,产生了阴阳哲学概念。从战国到汉代,阴阳概念逐渐渗入中医学,形成了中医学阴阳概念。
, 百拇医药
    就中医来讲,阴阳学说贯穿于中医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用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规律,并以此作为诊断和治疗的依据。具体到人体的组织结构的阴阳属性,是怎么划分的呢?

    我们来做一个简单说明。例如:男为阳,女为阴。以人体部位而言,上为阳,下为阴。表为阳,里为阴。背为阳,腹为阴。以脏腑而言,六腑为阳,五脏为阴。以组织结构对功能而言,机能活动属阳,组织结构属阴。气为阳,血为阴。以疾病而言,实证、热证属阳,虚证、寒证属阴。总之,阴阳的属性是相对的,只有阴阳平衡才能使事物发展得完美。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记载:“阳盛则阴病,阴盛则阳病。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人体内若阳气偏旺,阴气就必然受损;相反阴气为主,阳气则受抑制。阳气旺盛会产生热证,阴气至极会产生寒证。寒到极点会生内热,热到极点也会生内寒,即寒证。阴阳并非总是对立的,也相互依赖而生。

    阴阳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两者相互依存,也相互克制。一旦阴阳失调,人的身体就会发生变化。在分析病因的阴阳属性时,中医常分为阴邪和阳邪,将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概括为阴阳失调。阴阳协调,则身体健康;阴阳失调,则百病丛生。
, http://www.100md.com
    阴阳失调通常会有哪些表现呢?

    阳盛:阳盛则热,故身体机能过度活跃,精神亢奋,且热邪损耗体内液体,表现为发热、口渴、大便干结、头痛、失眠、烦躁不安等。

    阳虚:身体机能衰退,活动力减弱,阳虚则寒,机体缺乏阳气的温暖,表现为疲乏无力、畏寒肢冷、自汗、小便清长、大便稀溏等。

    阴虚:身体阴液不足,阴虚则热,热邪损耗体内液体,会感到口干咽燥、皮肤干燥、贫血、内分泌失调、手足心热等。

    阴盛:身体机能衰退,活动力减弱,阴盛则寒,寒性收引,症状是疲乏无力、畏寒肢冷、身体疼痛、自汗、小便清长、大便稀溏等。

    需要指出的是,阴阳并非总是对立的,它们也相互依赖而生。一方面,人体的机能活动(阳),必须要有营养物质(阴)的滋养;另一方面,机能活动又能生产营养物质,为身体所需,借以维持生命。

    (作者供职于湖北省远安县中医院),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