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卫生报》 > 2019.04.09
编号:21492
风寒感冒证治
http://www.100md.com 2019年4月9日 医药卫生报 2019.04.09
     □朱天亮

    感冒为常见病、多发病,春季、冬季较多,在临床上比较多见,且四季皆可发病。证型可分为风寒、风热、暑湿、时行等。

    风寒感冒多因感受风寒之邪引起,邪犯卫表肺系,从而导致足太阳膀胱经和手太阴肺经发生病变。“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手太阴肺经主一身之皮毛,主呼吸,似华盖。故患者鼻塞、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咳嗽、全身不适、脉浮紧等症状相继出现。治宜祛邪外出,多用汗法解之,具体应先进行虚实论治。

    实体感冒:感冒伤寒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重,肢节酸痛,鼻塞声重,咳喘,口不渴,脉浮紧。此为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闭塞,肺气不宣。治宜辛温解表,方选荆防败毒散或麻黄汤,力大效捷。若患者素体有内热,复外感寒邪,在以上症状的基础上,见咽干微痛,舌红,苔薄白或黄,咯黄痰,宜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或感冒清热颗粒等;若风寒表证轻,而咳重者,用三拗汤为基础方加减治疗;若寒咳兼痰饮,则宜小青龙汤加减治外寒内饮;若表湿较重,肢体酸重痛,头重、头胀,身热不扬,可用加减羌活胜湿汤进行治疗。风寒感冒患者如果误服大量辛凉之剂,则咳嗽会经久不愈。

    虚体感冒:虚体感冒中风类型,临床并不少见,通常容易被忽视。症见发热,汗出,恶寒,怕风,流清鼻涕,脉缓等。因属于风阳伤卫阳的发热,营卫不和出现的汗出恶风,必以桂枝汤为基础方调和营卫,则可速愈。此阶段若误治,则可变为虚实寒热错杂,痞利交加的变证。此时,当据《伤寒论》中记载的:“观其脉证,知犯何异,随证治之”的原则辨证治疗。气虚感冒恶寒较甚者,发热无汗,头痛身楚,咳嗽,痰白,咯痰无力,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反复易感,舌淡苔白,脉浮而无力,治则益气解表,方选参苏饮加减;若素体阳虚,复感风寒,发热,恶寒较剧,虽厚衣重被,其寒不解,神疲欲寐,脉沉细,当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助阳解表;若脉沉无力,可用再造散助阳益气,解表散寒。该症状多见于年老体衰之人,治疗时要慎重对待。

    体 会

    风寒感冒用药,应特别重视体内之阳气,不可误伤心肾阳气,否则会病情加重。在西医诊断为心力衰竭或扩张型心肌病的案例中,患者常有气喘,面色黧黑等,口服坎地沙坦、美托洛尔、地高辛、螺内酯等药物,效果不佳。治疗该类患者时,诊见汗出喘促,鼻流清涕,畏寒肢冷,脉浮细弱。诊断为感冒心肾阳虚。可用桂枝汤加参附散、龙骨、牡蛎,则效如桴鼓。随着中药的服用,和西医强心利尿药的减少,患者会很快痊愈。笔者诊治的虚寒体质患者,每到冬天便会喉咙痒咳嗽,在不发热也没有其他症状的情况下,可以用附子理中丸配玉屏风散,效果佳。此为阳气虚弱感冒的根治疗法,比常用的祛风止咳化痰疗法,效果要好。但治风寒感冒用汗法,必须根据患者的体质、病证,切不可让患者大汗而伤津耗气血。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庙子镇黄柏村卫生室),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