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卫生报》 > 2019.04.23
编号:21729
桃的药用价值
http://www.100md.com 2019年4月23日 医药卫生报 2019.04.23
     桃的药用价值

    □胡献国

    《三国演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中写道:刘备、关羽、张飞于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焚香再拜,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这里的桃为蔷薇科植物,其花、实、子均为常用中药。

    桃花为蔷薇科植物桃的花卉。中医认为,桃花性平,味苦,入脾、肺经,具有泻下通便、利湿消肿、解毒止痛之功效,适用于水肿、腹水、便秘、痰饮、妇女闭经等。《千金要方》记载:“桃花三株,空腹饮用,细腰身。”《本草纲目》记载:“利宿水痰饮,积滞,治风狂。”药理研究表明,桃花富含山萘酚、香豆精、维生素、蛋白质、脂肪等成分,其中山萘酚有较好的美容护肤作用。桃花能疏通经络,扩张末梢毛细血管,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皮肤营养和氧的供给,滋润皮肤;还能防治黑色素在皮肤内的慢慢沉积,有效清除体表上有碍于美容的黄褐斑、雀斑、黑斑等。桃花富含植物蛋白质和呈游离状态的氨基酸,容易被皮肤吸收,可防治皮肤干燥、粗糙及皱纹等。

    桃又名桃实,为蔷薇科植物桃的成熟果实,全国各地均有生产,夏季采收。中医认为,桃性温,味甘、酸,入胃、大肠经,具有养阴、生津、润燥之功效。桃味甘而酸,养胃阴而生津液,质多液而润肠燥,可鲜用、蒸食或作辅食用,适用于胃阴不足、口中干渴、肠道燥热、大便秘结等。《滇南本草》记载:“通月经,润大肠,消心下积。”研究表明,桃富含糖、蛋白质、维生素、钙、磷、铁、钾、钠等。但桃不宜多食,《滇南本草图说》记载:“多食动脾助热,令人膨胀,发疮疖。”

    桃的种子名桃仁,为中医传统的活血化瘀药,常用于治疗瘀血所致的各种病证。桃仁能分解而产生氢氰酸,用量不宜过大,以免中毒。平时大便溏薄者、孕妇不宜选用。

    桃仁又名光桃仁,为蔷薇科落叶小乔木桃或山桃的种仁。中医认为,桃仁性平,味甘,入心、肝、肺、大肠经,具有活血化瘀、润肠通便之功效。桃仁入心肝经血分,为活血祛瘀通经常用药;桃仁富含油脂,入大肠经有润肠通便作用。《本草纲目》记载:“润燥活血……主血滞风痹骨蒸,肝疟寒热,鬼注疼痛,产后血病。”《神农本草经》记载:“桃仁,主瘀血。”《本经逢原》记载:“桃仁,为血瘀血闭之专药,苦以泄滞血,甘以生新血,毕竟破血之功居多。”《珍珠囊》记载:“治血结血秘血燥,通润大便,破蓄血。”因此,临床使用桃仁治疗各种血瘀性疾病,颇有效验。

    (作者供职于湖北省远安县中医院),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