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卫生报》 > 2020.07.21
编号:27262
经方辨治视神经萎缩
http://www.100md.com 2020年7月21日 医药卫生报 2020.07.21
     □王 付

    许某,女,59岁,3年前视力下降,经检查后被诊断患有视神经萎缩,经朋友介绍到笔者所在处就诊。

    刻诊:患者视力减退,口渴欲饮,恶心,嗳气,倦怠乏力,大便干结,舌质红,苔薄黄,脉沉弱。

    辨证:郁热伤津夹气虚证。

    治疗:清泻郁热,益气生津。

    方药:竹叶石膏汤与百合地黄汤合方加味。竹叶20克,石膏48克,生半夏12克,麦门冬24克,红参6克,粳米12克,百合15克,生地黄50克,枸杞子15克,菊花15克,炙甘草6克。共6剂。上药用水800毫升~1000毫升,浸泡30分钟,大火烧开后,小火煎煮40分钟,每次服用150毫升;第2次煎煮15分钟;第3次煎煮时若水少可酌情加水,煎煮15分钟,每天1剂,分3次服用。

    二诊:患者口渴减轻,视力未恢复,以前方加青葙子15克。共6剂。

    三诊:患者口渴基本消除,视力未恢复,以前方变红参为10克,枸杞子、菊花各为24克。共6剂。

    四诊:患者大便略溏泻,倦怠乏力好转,以前方变生地黄为30克。共6剂。

    五诊:患者大便基本正常,视力减退略有好转,倦怠乏力基本消除。以前方不变继续服用6剂。

    六诊:患者视力减退较前又有好转。以前方不变继续服用6剂。

    七诊:患者视力较前又有所好转,以前方继续服药120余剂后,视力有了明显好转。为了巩固疗效,以前方汤剂变为散剂,每次服用 6克,每天分早、中、晚分服。1年后随访,患者病情稳定,视力好转。

    用方体会:根据患者视力减退、口渴,辨为郁热伤津;根据大便干结,辨为郁热内结;因嗳气、恶心,辨为胃气上逆;因倦怠乏力,辨为气虚,以此辨为郁热伤津夹气虚证。方以竹叶石膏汤清热生津,益气降逆;以百合地黄汤清热益阴生津,加枸杞子滋阴明目,加菊花清热明目,方药相互为用,以奏其效。

    (作者供职于河南经方医药研究院),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