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卫生报》 > 2020.11.12
编号:33252
清开灵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与防治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1月12日 医药卫生报 2020.11.12
     清开灵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与防治

    □牛凤景 吴文明 刘建英

    患者为男性,12岁,发热,微恶寒,伴咽痛3天,加重1天。

    现病史:自述3天前在室内进行体育锻炼,出汗脱衣服受风后发热,微恶寒,头胀痛,汗泄不畅,咽痛,咽痒则咳嗽,鼻塞,流黄稠涕,偶打喷嚏,咳吐,少量黏黄痰,小便黄,大便干结,无寒战高热,无眉额骨处胀痛,黄涕无腥臭味。

    查体:体温37.6摄氏度,乳蛾红肿(扁桃体Ⅱ度肿大),无脓点,舌苔薄黄,边尖红,脉象浮数。

    中医诊断:1.感冒(风热表实证)。2.急乳蛾(风热袭咽证)。

    治宜:辛凉解表,疏泄风热。

    方药:1.银翘解毒颗粒15克×10袋,每次1袋,每天3次,温开水冲服。2.清开灵注射液20毫升,5%葡萄糖注射液200毫升稀释,静脉滴注,滴速为50滴/分,每天1次。用药前做皮肤过敏试验(-)。用药20分钟时,患者体温骤升,寒战,查体温41.2摄氏度,属于急性超高热,头痛,肌肉关节酸痛,皮疹。
, http://www.100md.com
    急救处治:1.立即停药。2.物理降温(温水浴)。3.柴胡注射液4毫升,肌肉注射。4.针刺曲池穴、合谷穴、足三里穴,均采用捻转法。经救治3个多小时,患者体温38.2摄氏度,症状好转,次日体温37.3摄氏度,症状消失。银翘解毒颗粒连服3天,巩固治疗。

    讨论:药源性发热简称药物热、药热,亦是药物不良反应现象,是因用药引起的与药物治疗目的无关的人体发热反应,是临床常见药源性损害,几乎所有药物,在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只是发生的概率不同而已。凡在药物治疗过程中没有其他原因引起的发热,尤其是感染证据不足时,应想到药源性发热的可能,尤其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使用中更容易引起发热等不良反应,易造成误诊误治,往往难以预知预测,故应引起医务人员高度重视,务必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辨证施药。该患者急性超高热症状认定为清开灵注射液不良反应。

    据报道,药源性发热的发生率为3%~5%,占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10%~15%。药源性引起的发热,其发病机制主要与变态反应有关,临床表现为寒战、高热、头痛、肌肉酸痛等。预防药源性发热,首先要严格掌握用药适应证、剂量、用法,避免滥用药物,能单用不合用,能少用不多用,能不用则不用。
, 百拇医药
    笔者多年的临床实践证实,静脉滴注初期前30分钟用药要高度警惕药源性发热的发生,尤其是中药类注射液,最易在这个时间段发生,故滴速易先慢后快。据报道,中药类注射液可能使致热因子积累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致热因子排泄慢从而出现发热。故应严格遵守药品说明书中的用法用量操作执行。因此,建议能口服的药物不采用注射,能注射的药物不静脉点滴。

    近几年发生的不良事件中,多例牵涉静脉滴注的用药途径。笔者发现药源性发热的发生与天气也有关系,在一年四季中冬季发生少,夏季发生多,其原因有待研究。笔者还发现药源性发热发生时间可区别轻重症。急性发作,病势急,体温呈骤升型,多为高热或超高热,临床表现为高热、寒战,多在静脉点滴后立刻或6小时内发生;慢性发作,病势缓,体温呈缓升型,多为中度发热,临床表现为畏寒、乏力,以静脉点滴6小时或7天内易发生。急性发作重,慢性发作轻;对轻症患者,只需要停药,无须特殊治疗;重症患者要多饮水,以物理降温为主。在临床上对已知患者发生过不良事件的药物,严禁再用,以防重蹈覆辙。

    (作者供职于淇县中医院),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