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脑血管病 > 中风(脑卒中)
编号:41559
预防脑梗死 提前“冲血管”好不好
http://www.100md.com 2023年2月11日 医药卫生报 2023.02.11
     □乔燕燕

    神经内科临床上常会听到前来就诊的患者咨询:“大夫,我母亲去年患了脑血栓,现在秋天到了,我是不是应该给她‘冲冲’血管呢?”“大夫,为了预防脑梗死,我不久前刚‘冲’完血管,怎么又‘栓’住了呢?”

    你是不是也常有这样的疑问啊?首先,我们要弄清楚脑梗死、脑梗塞、脑血栓等名词的含义。准确地说,脑梗塞、脑血栓这些称呼都不太对,正确的名称是脑梗死,也就是因为脑血管的梗阻导致供血区的脑细胞坏死。那么,预防脑梗死,“冲血管”的方法对不对、好不好呢?其实,群众口中的“冲血管”,就是输液。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认为,人体内的血管就像一条条河道,天长日久便会沉积厚厚的泥沙、垃圾。为了防止河道断流,像上游开闸泄洪一样放出洪水,便会将下游的泥沙冲刷干净;或者想象静脉滴入的药液可以稀释黏稠的血液,清除管壁的“垃圾”,从而清理血管。然而,人体内的真实情况并非如此。在没有患脑梗死的时候,血管及血管内流淌的血液都处于多种平衡之中才能正常工作、运行,发挥应有的生理功能。比如说血液,平时它处在凝血系统与抗凝系统的平衡中,如果此时从外部加入具有抗凝、抗血小板聚集、分解纤维蛋白等作用的药物(我们统称为抗栓药物),就会打破这种平衡,导致出血倾向。如果静滴抗栓药物的这段时间侥幸没有发生出血事件,那么为了减轻这种出血倾向,自身的保护机制就会启动,增加血液中的促凝物质,使之与输注的抗栓药物在较高的水平上达成新的平衡。但是,静脉滴注抗栓药物,一般1周~2周就会停药,此时自身产生的促凝物质还处于较高水平,这就人为地造成了自身的血液高凝状态,随时有形成血栓、堵塞血管的可能。其实,这也是常常在“冲血管”后不久就出现脑梗死的原因。

    另外,所谓“冲血管”,常用的药物还有一类,就是具有扩张血管作用的药物。由于静滴这类药物会造成全身周围血管扩张,使患者容易产生直立性低血压,进而容易在原本脑血管明显狭窄的地方造成低灌注性脑梗死。停药之后,血管紧张度便明显高于未用药时,此时具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血管段在粥样斑块的炎性刺激下,更容易发生局部血管痉挛,从而加剧缺血事件发生的风险。因此,“冲血管”不能预防脑梗死。

    为了预防脑梗死,笔者建议大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按时作息、合理膳食、心情平和、戒烟戒酒、适量运动等),使血压、血糖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同时,患过1次以上脑梗死的患者,要坚持口服抗栓药物、调脂药物等,避免疾病复发。

    (作者供职于新乡市中心医院/新乡医学院第四临床学院神经内二科),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