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卫生报》 > 2023.04.27
编号:43103
血液透析的注意事项
http://www.100md.com 2023年4月27日 医药卫生报 2023.04.27
     □徐 慧

    肾衰竭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发展到后期所引起的肾功能部分或者全部丧失的一种病理状态,最终可发展为尿毒症。对于尿毒症患者的治疗,要么进行肾移植手术,要么采用肾脏替代治疗。在肾脏替代治疗中,血液透析便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一般每周需要做2次~3次,每次的治疗时间为3小时~4小时。那么,肾衰竭血液透析具体该怎么做,有哪些注意事项呢?下面带大家详细了解一下。

    血液透析前

    在进行血液透析之前,要尽量放轻松,消除恐惧心理,透析前一天需要洗澡,更换干净、舒适、宽松的衣服。需要测量体重、血压、呼吸及脉搏等,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血液透析治疗方案。如果出现水肿、小便减少、夜间不能平卧,或出现呕吐、腹泻等情况,要告诉医生,以便及时调整超滤量,如果有牙龈出血、鼻腔出血及皮肤淤血等情况,也要告诉医生,以便调整抗凝剂用量。在血液透析时,患者可能会出现低血糖、高血压的情况,因此,要带上饼干、糖果等零食以及降压药物,以便在血液透析后服用。在进行血液透析之前,服用过降压药物、止血药物,或进行过其他手术等情况,也要如实告诉医生。

    血液透析中

    首次进行血液透析,需要采用多次短时的透析方法,也就是诱导透析,来预防透析失衡的发生,然后再逐渐过渡到正常透析。第一次透析的时间一般在2个小时左右,连续治疗3次之后,透析的时间可以增加到3小时~4小时。首次透析血流量一般在150毫升/分钟~200毫升/分钟,后期可根据患者的耐受能力逐渐增加。血液透析患者需要经过1周~2周的诱导透析,连续透析4次之后,就可以进入规律性的透析。如果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头晕、胸闷、胸痛、皮肤瘙痒等症状,需要及时告诉医生。不建议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进食或喝水。

    血液透析后

    血液透析结束后,患者在起床时动作要缓慢,避免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的情况,同时,需要测量血压以及体重。内瘘患者要注意换上宽松的衣服,动作要缓慢,避免穿刺点的止血棉球出现移位情况,同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将绷带放松,并观察穿刺点是否有出血,还要注意内瘘血管震动情况。穿刺点在24小时内要保持干燥,待愈合之后,可以在穿刺点周边涂抹一些软化疤痕和血管的药物。

    血液透析患者要随时掌握自己的体重变化,平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去人多的地方。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多进行一些户外运动。饮食方面要适当控制水分的摄入,尽量少吃一些含钾、磷元素的食物,以免引发高钾血症和高磷血症。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多与医生或病友交流,了解更多的血液透析知识,防止出现并发症,一旦出现异常现象,要及时告诉医务人员。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枣庄市皮肤病性病防治院),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