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眼科 > 白内障
编号:43463
白内障的成因与治疗
http://www.100md.com 2023年5月18日 医药卫生报 2023.05.18
     □张灿

    白内障是目前已知的致盲性较高的一种眼部疾病,从整体发病情况来看,白内障目前已经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构成一定威胁。

    想要有效预防和治疗白内障,就需要对它有正确的了解和认识,包括其发病的原因、影响因素等,确保对白内障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白内障是由于晶状体浑浊导致的视觉障碍性疾病,任何能引起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浑浊的因素,都可能引发白内障。比如糖尿病,糖尿病诱发的白内障在临床上也被称为糖尿病性白内障,也可将其称为糖尿病并发性白内障。在糖尿病导致的眼部疾病中,白内障位居第二位,有学者认为这和血糖高等因素存在直接联系。

    外伤导致的外伤性白内障,可分成钝挫伤白内障、穿通伤白内障、电击伤白内障等。钝挫伤白内障通常是眼球受到钝挫伤(如拳击等)后数月乃至数年后形成的,可以单独发生,也可合并晶状体半脱位或全脱位;穿通伤白内障是由于眼球穿通的过程中,晶状体囊膜发生破裂,以至于房水进入晶状体中而致浑浊;电击伤白内障是因触电或雷电引起晶状体局限性和完全性浑浊,其形态与钝挫伤性白内障类似。

    相关研究发现,过多的紫外线照射可影响人体眼球晶状体的氧化还原过程,使晶状体蛋白质发生变性、混浊,形成白内障。太阳光紫外线照射时间越长,患白内障的可能性就越大。

    此外,年龄、职业、高血压、营养不良、肥胖等因素都与白内障的发生有关。最为常见的就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也就是老年性白内障。加之老年群体还常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病、青光眼等疾病因素,增加了其患病风险。据了解,白内障在老年人当中的发病率高达80%。因此,老年人尤其要重视自身眼部健康问题。

    白内障早期症状一般不明显,可仅为轻度的视物模糊,患者可能误以为是老花眼或眼疲劳,极易漏诊。随着晶状体浑浊逐渐加重,视物模糊的程度也随之加重,最终可导致完全失明。因此,提倡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目前,药物治疗仅适用于部分症状轻微、尚未达到手术标准,或是由于某些原因(如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麻醉药物过敏等)无法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

    药物治疗包括口服辅助营养类药物,如维生素C、维生素E等,用于改善晶状体的营养障碍;谷胱甘肽滴眼液,用于初期的老年性白内障。具体应由医生结合患者情况选择,患者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目前,白内障没有特效治疗药物,手术仍是白内障主要的治疗方式。如今,白内障手术发展成熟、疗效较好、开展广泛,只要患者视力下降至影响到正常生活,且术前检查无严重眼底疾病,无手术禁忌证,即可将白内障手术作为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具体手术方式由医生结合患者情况决定。术后,患者要注意保持眼部清洁,预防感染,并遵医嘱复查。

    (作者供职于南乐县人民医院眼耳鼻喉科),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