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冠状动脉病 > 心肌梗塞
编号:43724
心肌梗死危害大,有效预防是关键
http://www.100md.com 2023年5月27日 医药卫生报 2023.05.27
     □于兴隆

    现阶段,大众对心肌梗死的了解程度有明显提升,个体一旦发生心肌梗死,若抢救不及时,就会失去生命。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部分人缺乏足够的运动。如果长期处于生活及工作等多重压力中,且不注重健康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心肌梗死的发病风险就会明显增加。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如何有效地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呢?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聊一聊。

    心肌梗死是如何形成的

    心肌梗死大部分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其形成主要是因各种原因导致供血的血管阻塞,心脏失去正常功能,冠状动脉血管严重狭窄、闭塞,引起心肌缺血,最终导致心肌坏死,引发心肌梗死。其发生和心脏病史、糖尿病、肥胖、血脂及血压水平异常、饮食习惯不合理等因素密切相关。

    心肌梗死的预防

    1.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

    要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只有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才能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很多患者发病都是因为长期熬夜导致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不要过度透支身体,注意劳逸结合,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对预防疾病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2.保持良好的心情

    尽量保持心情平稳、放松,过度悲伤、兴奋、恐惧、忧虑等大起大落的情绪变化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比如,当我们出现过度的兴奋、失落、忧虑等情绪时,很容易造成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心脏的耗氧量增加、心跳速度加快等。若冠状动脉痉挛反复多次发生,最终会导致心肌梗死的发生。

    3.健康饮食

    每天的饮食要多样化,保证身体吸收充分的营养,同时还要控制好体重。饮食要以清淡为主,多吃纤维含量丰富的蔬菜、水果等食物。每餐不仅要定时定量、少油、低盐、低糖,还要注意控制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量。

    4.控制好血糖、血脂、血压

    现在大部分老年人的血糖、血脂、血压指标都不达标,如果没有及时有效地控制,也容易诱发心肌梗死。因此,在平时一定要注意保养好自己的身体,控制好饮食,按时服用药物,控制病情,可以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病概率。

    5.洗澡的注意事项

    因为在餐后或者空腹的情况下洗澡很容易发生心肌梗死,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避免这种情况。洗澡时,水温不要太高,过高的水温会刺激血管扩张,大量血液流向体表,容易引发心肌缺血,增加心肌梗死的发生风险。

    6.戒烟

    吸烟对身体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香烟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使冠状动脉发生痉挛,因此,为了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和自身的身体健康,需要及时戒烟。

    7.注意天气变化

    根据天气的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天气突然的变化也是发生心肌梗死的重要诱因。

    8.适量运动

    可以通过运动来改变身体的健康状态,但是运动要适度,要根据自身情况来决定运动的方式、时间等。

    (作者供职于济南市历下区人民医院),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