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脑血管病 > 脑出血
编号:43741
脑出血如何自救
http://www.100md.com 2023年5月27日 医药卫生报 2023.05.27
     王磊

    高强度工作、饮食不节制、缺乏运动等中青年人不良的生活习惯,使得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的人群逐渐年轻化,随之中青年人群中脑出血的病发率也逐年升高。

    生活中,中青年人的保健预防意识不强,往往认为养生、保健是老年人的事,忽略预防脑出血的发生。

    那么,脑出血是怎么引发的呢?发生脑出血后该如何自救呢?如何预防脑出血的发生呢?

    病因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引起脑出血的病因主要包括内在因素和外界因素两种。

    内在因素主要有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病等。这些内在因素会伤害人体的血管及神经,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黏度增加,血流缓慢,大脑血液供应不足。

    外界因素有气候变化、情绪变化等。脑出血高危人群自身血管血流缓慢,大脑供血不足,一旦遇冷、情绪激动时,易出现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加快,血压突然升高,使原本脆弱的血管突然破裂,从而导致脑出血的发生。

    临床上,脑出血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意识障碍、肢体偏瘫、失语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自救

    据统计,50%脑出血患者有先兆症状。常见的先兆症状:突然感到天旋地转,站立不稳甚至晕倒;吹口哨漏风、发不出声音,双手向前平举,手会下落;踮起脚无法顺利走路,刚走几步就摔倒。以上先兆症状出现时应警惕脑出血的发生。

    一旦出现脑出血先兆症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在患者脱离危险的地方,解开患者的衣领,让其侧卧休息,减少其肢体活动。

    预防

    在天气寒冷时,脑出血高危人群应注意防寒保暖,避免严寒刺激,尤其是气温骤降时要注意添加衣物,防止血压因气温降低而波动。

    日常饮食中,人们应当注意合理饮食,宜清淡为主,忌食生冷、油腻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时令水果。可适当进食一些补脑养身的食物,如枸杞、核桃、黑芝麻等,以增强体质,促进新陈代谢。

    坚持适当锻炼,多做一些有氧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八段锦等,提高身体抗病能力,加快身体血液循环,从而防止脑出血的发生。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激动的情绪是诱发脑出血的重要因素,人们要保持乐观、愉快的心情,切忌忧郁、悲伤、激动、暴怒等不良情绪。

    坚持服药,保持血压稳定,尤其是服用降压药时不可随意自行停药、减量。否则,会造成血压的反弹,诱发脑出血的发生。

    日常生活起居应做好防范,晨起时不要立刻起床,可在床上平躺3分钟~5分钟,再慢慢坐起来,揉揉双眼,转动一下颈部,喝口温开水再下床,切忌一跃而起。

    (作者供职于新郑市人民医院急诊科),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