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脑血管病 > 中风(脑卒中)
编号:44217
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23年6月17日 医药卫生报 2023.06.17
     □杨 娜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根据最新医学临床数据统计,近些年来,脑梗死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集中在50岁以上的群体中。脑梗死发病较急,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就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生命危险。

    引起脑梗死患者死亡的原因通常有3种,分别是脑栓塞、腔隙性梗死和脑血栓,每年因大脑死亡的人群中有80%是脑梗死患者。并且脑梗死还会带来许多并发症,比如身体肥胖、高血压病、高血糖、高脂血症、风湿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等。

    当脑梗死发作一次后,很多时候由于护理不当,可能出现脑梗死后遗症,严重影响脑梗死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患者和患者家属要学会科学护理,谨防出现后遗症。

    一般来说,脑梗死常见的后遗症有以下几种:

    吞咽困难 患者因为肌肉瘫痪,在喝水、吃饭时会出现呛咳现象,而且食物会从鼻腔内喷出。在这个时候,不要勉强患者进食,应该给患者吃一些流质食物。同时,患者还有可能出现心肌缺血现象,甚至引发心肌梗死。

    语言障碍 患者与他人交流时有清晰的思路,但不能用语言清晰表达,还会出现焦躁痛苦的情绪。平时不要对患者说一些丧气的话,应鼓励患者多说话,并反复进行语言训练。同时,可以配合针灸疗法,帮助患者改善语言能力。

    肾功能不全 这是比较严重的并发症,肾上腺素水平不断升高,导致肾血流量减少,严重者可能导致死亡。

    癫痫 脑梗死紧急期过后,患者脑部已经受损,很有可能出现癫痫。因此,在治疗脑梗死的同时,也要治疗癫痫。另外,患者往往会出现肢体改变现象,单侧肢体出现麻木、手握无力、跌倒、面部瘫痪,这些后遗症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因此,为了避免出现上述后遗症,就要进行科学护理,帮助患者改善自身状况。

    坚持好的饮食习惯 平时要坚持低盐、低脂、低油饮食,因为长期高盐饮食容易导致血压升高,高血压会损伤血管内皮,从而出现动脉硬化等问题。如果患者长期患有高脂血症,则容易导致血液黏稠、血液流速减慢,从而造成血管堵塞。因此,预防脑梗死,就要清淡饮食,从饮食习惯上改善血管条件,减少脑梗死的发生率。

    坚持锻炼 长期久坐不动,容易使血液流速减慢,使血管内垃圾堆积过多,导致血栓形成,而血栓一旦脱落,便容易导致脑梗死、心肌梗死、肺动脉栓塞等多种严重疾病。因此,患者平时要多做有氧运动,提高心肺耐力,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抵抗力。

    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日常生活要规律,不熬夜,戒烟、戒酒。

    远离危险因素 高血压病、高血糖、高脂血症、房颤等都是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因此,平时要关注自身血压、血糖、血脂的水平,并保持健康指标,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降低脑梗死的发病率。

    (作者供职于新野县中医院内一科),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