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的这些知识点,你要了解
□曾银萍
中耳炎是一种临床发病率较高的耳鼻喉科疾病,一般在伤风感冒后易继发,以儿童患者最为常见。病菌经咽鼓管进入中耳腔,会诱发其内部感染,导致患者发热、耳朵疼痛、肿胀、流脓等。据调查统计,中耳炎是仅次于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第二大小儿疾病,很容易被忽视,转为慢性疾病,长期影响患者身体健康。那么,中耳炎有哪些特征?其防治要点又是什么?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知识。
中耳炎的表现
鼓膜位于外耳道底,是外耳与中耳的分界,其中中耳又由鼓室、咽鼓管等结构组成,发生在中耳区域的感染性病变称为中耳炎。中耳炎类型较多,可分为非化脓性中耳炎及化脓性中耳炎两大类。非化脓性中耳炎包括分泌性中耳炎、气压损伤性中耳炎等,有急性和慢性之分。一般中耳炎在发病初期多为急性炎症。如果急性中耳炎未接受及时规范治疗或者治疗不彻底,就会使中耳腔出现化脓反应,导致耳膜穿孔。在长期炎症的刺激过程中,中耳腔会增生出新肉芽,对患者的听力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逐渐迁延形成慢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主要表现为反复耳痛、耳流脓、听力下降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头痛、头晕,不仅对中耳及内耳功能造成影响,还会导致患者产生自卑心理。
, http://www.100md.com
中耳炎的发生因素
中耳炎的发病因素很复杂,常见的诱发因素包括以下几点:
1.炎症感染。局部炎症感染未及时得到控制,比如鼻炎、感染、咽炎等,会使病毒或细菌侵袭中耳内部,从而诱发中耳炎。
2.自身免疫力差。如果自身免疫力低下,会为外部不良环境及刺激创造条件,造成呼吸道感染,进而导致中耳炎发作。
3.外部环境因素。噪声污染、吸烟、通风较差、人员密集场所均会增加接触病菌的机会,诱发中耳炎。此外,小儿咽鼓管发育不完全、不当挖耳操作、喂奶不当等原因,也会增加中耳炎的发病风险。
中耳炎的治疗
治疗中耳炎必须先进行全面检查,以明确诊断,然后根据中耳炎的类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对于急性期中耳炎,需要采用抗生素治疗,以达到尽快消炎、抗炎效果,防止病情加重。对于慢性分泌性中耳炎,需要采取鼻用收缩剂或鼻用糖皮质激素、鼓膜穿刺等方式,对中耳积液进行引流,恢复咽鼓管通气,改善患者的听力状况。对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采取口服及局部使用抗生素药物。对于严重病变型患者,还可以通过手术清除病变,重建鼓膜、听骨链。
, 百拇医药
中耳炎的日常预防
掌握必要的预防措施,对减少中耳炎发病风险具有积极作用。
1.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和日常饮食营养,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远离烟酒,远离噪声污染和人员密集场所。减少掏耳朵的次数,游泳时佩戴耳塞,防止水进入耳内。尽量避免刺激耳膜的外界因素,降低中耳炎发病率。
2.积极治疗耳鼻喉疾病。积极治疗鼻炎、咽炎等疾病,做好日常耳部防护,保护耳朵健康。
3.增强体质,预防感冒。加强锻炼,增强机体素质和抵抗病毒能力,尽可能预防感冒、伤风等,防止咽鼓管感染。
耳朵是人体重要器官之一,务必要加强防护。如果耳朵出现不适症状,不要一味拖延,要积极寻求专业治疗,以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
(作者供职于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百拇医药
中耳炎是一种临床发病率较高的耳鼻喉科疾病,一般在伤风感冒后易继发,以儿童患者最为常见。病菌经咽鼓管进入中耳腔,会诱发其内部感染,导致患者发热、耳朵疼痛、肿胀、流脓等。据调查统计,中耳炎是仅次于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第二大小儿疾病,很容易被忽视,转为慢性疾病,长期影响患者身体健康。那么,中耳炎有哪些特征?其防治要点又是什么?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知识。
中耳炎的表现
鼓膜位于外耳道底,是外耳与中耳的分界,其中中耳又由鼓室、咽鼓管等结构组成,发生在中耳区域的感染性病变称为中耳炎。中耳炎类型较多,可分为非化脓性中耳炎及化脓性中耳炎两大类。非化脓性中耳炎包括分泌性中耳炎、气压损伤性中耳炎等,有急性和慢性之分。一般中耳炎在发病初期多为急性炎症。如果急性中耳炎未接受及时规范治疗或者治疗不彻底,就会使中耳腔出现化脓反应,导致耳膜穿孔。在长期炎症的刺激过程中,中耳腔会增生出新肉芽,对患者的听力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逐渐迁延形成慢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主要表现为反复耳痛、耳流脓、听力下降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头痛、头晕,不仅对中耳及内耳功能造成影响,还会导致患者产生自卑心理。
, http://www.100md.com
中耳炎的发生因素
中耳炎的发病因素很复杂,常见的诱发因素包括以下几点:
1.炎症感染。局部炎症感染未及时得到控制,比如鼻炎、感染、咽炎等,会使病毒或细菌侵袭中耳内部,从而诱发中耳炎。
2.自身免疫力差。如果自身免疫力低下,会为外部不良环境及刺激创造条件,造成呼吸道感染,进而导致中耳炎发作。
3.外部环境因素。噪声污染、吸烟、通风较差、人员密集场所均会增加接触病菌的机会,诱发中耳炎。此外,小儿咽鼓管发育不完全、不当挖耳操作、喂奶不当等原因,也会增加中耳炎的发病风险。
中耳炎的治疗
治疗中耳炎必须先进行全面检查,以明确诊断,然后根据中耳炎的类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对于急性期中耳炎,需要采用抗生素治疗,以达到尽快消炎、抗炎效果,防止病情加重。对于慢性分泌性中耳炎,需要采取鼻用收缩剂或鼻用糖皮质激素、鼓膜穿刺等方式,对中耳积液进行引流,恢复咽鼓管通气,改善患者的听力状况。对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采取口服及局部使用抗生素药物。对于严重病变型患者,还可以通过手术清除病变,重建鼓膜、听骨链。
, 百拇医药
中耳炎的日常预防
掌握必要的预防措施,对减少中耳炎发病风险具有积极作用。
1.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和日常饮食营养,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远离烟酒,远离噪声污染和人员密集场所。减少掏耳朵的次数,游泳时佩戴耳塞,防止水进入耳内。尽量避免刺激耳膜的外界因素,降低中耳炎发病率。
2.积极治疗耳鼻喉疾病。积极治疗鼻炎、咽炎等疾病,做好日常耳部防护,保护耳朵健康。
3.增强体质,预防感冒。加强锻炼,增强机体素质和抵抗病毒能力,尽可能预防感冒、伤风等,防止咽鼓管感染。
耳朵是人体重要器官之一,务必要加强防护。如果耳朵出现不适症状,不要一味拖延,要积极寻求专业治疗,以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
(作者供职于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