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脑血管病 > 中风(脑卒中)
编号:46647
脑梗死的预防及急救措施
http://www.100md.com 2023年9月7日 医药卫生报 2023.09.07
     □杨国强

    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脑梗死是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大脑缺血、缺氧,引起脑组织坏死的一种疾病。因此,对于脑梗死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怎样预防脑梗死

    合理饮食 在生活中要做到合理饮食,少吃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在食物搭配上,要做到粗细搭配、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多喝水 水是生命之源,每天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多喝水能有效促进血液循环,从而使身体内的毒素和垃圾更快地排出体外,起到降低血液黏度的作用。

    避免高危因素 导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为常见的是高血压病、高血糖症、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基础疾病,某些心血管系统疾病,如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房纤颤、心房扑动等也是脑梗死的危险诱因。其他的相关危险因素,还包括各种原因所导致的脱水,感染所引起的休克。对于高血压病患者而言,过快地降低血压以及吸烟饮酒均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为了有效预防脑梗死的发生,应该控制好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等。

    适当锻炼 通过锻炼可以使身体机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增强身体免疫力和抵抗力,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概率。

    保证充足的睡眠 长时间熬夜会使人体生物钟紊乱、神经内分泌失调、血液循环不畅、新陈代谢异常等。因此,要注意休息和睡眠,保证每天7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

    定期体检 如果出现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疾病,要尽早进行治疗和控制,并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检,了解自己身体的情况,确定各项指标是否正常。此外,还要通过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方式来预防脑梗死的发生。

    应如何急救

    虽然做好了防范措施,但是并不意味着疾病不会发生,临床上有很多急性脑梗死后出现偏瘫甚至死亡的案例。这就需要患者的家人和亲朋好友对此有一定的认识,以便在关键时刻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发生急性脑梗死后,患者一般会有口角歪斜、言语不清楚、一侧肢体偏瘫无力等症状,家属发现后,首先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让患者平躺,头偏向一侧,防止患者呕吐物堵塞气管,造成窒息。如果发现患者的呼吸和心跳停止,要马上进行心肺复苏术。

    在发病4.5个小时之内,可以使用阿替普酶、替奈普酶或尿激酶等进行静脉滴注溶解血栓。当脑动脉大血管闭塞,静脉溶栓无效时,最好采取脑动脉取栓的方法使血管疏通。

    为了让患者恢复正常的神经知觉和语言能力,可给予一些有营养神经作用的药物。在进行治疗的时候,还需要给予患者一些抗水肿和脱水的药物。

    如果患者在家中发生脑梗死,要尽量减少搬动和搬动次数,如果病情允许可先让患者平躺休息几分钟再适当活动。

    综上所述,脑梗死是一种具有很高致死率和复发率的脑血管病。因此,对于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其他慢性病的患者,要及时到医院进行体检,尽量降低脑血管病发生率,保证生命安全。

    (作者供职于郓城县人民医院),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