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卫生报》 > 2023.09.07
编号:46674
小小蜱虫危害大 野外活动要当心
http://www.100md.com 2023年9月7日 医药卫生报 2023.09.07
     □孙雪莉

    蜱虫又称壁虱、扁虱、草爬子、犬豆子、八脚子等,是一类专性寄生的节肢动物。蜱虫一般生活在草地、森林和灌木丛等环境中,在夏季活动频繁。蜱虫叮咬人体后可能会传播多种疾病,比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莱姆病、蜱传脑炎等。为了预防此类疾病的发生,大家野外活动应注意防范蜱虫叮咬。

    危害

    蜱虫叮咬人体后,可引起局部皮肤充血、水肿,导致急性炎症反应,甚至继发感染。

    某些种类的雌蜱唾液腺可分泌一种神经毒素,引起上行性肌萎缩性麻痹,称为“蜱瘫痪”。如果神经毒素作用在人体与呼吸有关的神经上较长时间,人们呼吸会受到抑制,最后窒息死亡。

    当携带病原体的蜱虫侵袭人体后,可以传染相关疾病,比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莱姆病、蜱传脑炎、斑疹热、蜱媒回归热、兔热病等。

    预防措施

    选择合适的服装 蜱虫对寄生部位常有一定的选择性,一般在皮肤较薄,不易被搔到的部位。比如全沟硬蜱寄生在动物或人的颈部、耳后、腋窝、大腿内侧、阴部和腹股沟等处。人们在蜱虫较多的环境里,应穿长袖衣物、长裤、封闭型鞋子等,尽量减少皮肤暴露面积,降低被叮咬风险。同时,可以将裤脚塞进袜子里,防止蜱虫爬入。

    使用驱蚊剂 外出前,将驱蚊剂涂抹在暴露的皮肤上,特别是手臂、腿部和脚踝等容易受蜱虫叮咬的部位。如果穿了长袖、长裤,也可以在服装上喷洒驱蚊剂;要定期检查身体,蜱虫一般会选择暗处或隐蔽的皮肤区域叮咬,比如腋窝、腹股沟、头皮等。因此,在外出返回室内后,应仔细检查身体是否有蜱虫。

    注意环境清洁 外出返回室内后,应尽快清洗衣物,尤其是可能接触到蜱虫的衣物。烘干衣物也有助于杀灭潜伏在衣物中的蜱虫。同时,家中的宠物要定期进行皮毛检查,以确保宠物没有被蜱虫叮咬。

    处理措施

    被蜱虫叮咬后,应尽快到医疗机构就诊,尽量在24小时内将其取出,以减小感染概率,如果无法短时间内就诊,可考虑自行取出。取蜱虫时,切不可捏、拽、用火或其他东西刺激,这样可能让蜱虫的口器折断在皮肤内,还可能刺激蜱虫分泌更多携带病原体的唾液,增加感染的可能性。

    大家可以用酒精涂抹蜱虫身体,先使它头部松动,然后用尖头镊子或纱布稳定住虫体将其取出,取的时候要垂直向上均匀用力,不要左右晃动,使其头部自行慢慢退出。

    野外活动时预防蜱虫叮咬非常重要。选择适当的服装、使用驱蚊剂、定期检查身体、保持环境清洁等,都是有效的预防措施。通过这些预防措施,可以减少蜱虫叮咬的风险,确保夏季外出的安全和健康。

    (作者供职于烟台市心理康复医院), 百拇医药